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轉型正義」從能源政策開始

◎藍士博

核能發電是台灣能源政策最主要的爭議(沒有之一),長期以來,正反雙方對於核能發電的安全與效益各持己見,辯論不休。支持方雖然透過各項科學數據提出佐證,卻始終無法面對台灣土地狹小,核災應變能力不足的質疑。相反地,反方則因為無法主導台灣能源政策走向的緣故,致使綠能政策難以被落實,非核家園遙遙無期。

核能發電雖然乍看之下便利清潔,實際上卻是刻意掩蓋、低估環境成本與後續處理費用的假象。(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核能事實上是戰後美國核子商業/技術輸出政策下的產物,也是外部殖民情境的延續與變形;除此之外,它也反映了台灣歷史中持續存在的內部殖民現象,再次強化了共同體內部的壓迫與剝削、世代與區域發展的不公平現象。核能發電雖然乍看之下便利清潔,實際上卻是刻意掩蓋、低估環境成本與後續處理費用的假象。再加上,台灣因為國際處境上的艱難,使用過的燃料棒與核廢料儲存問題也未有完整的處理機制,除了眾人所周知的蘭嶼低階核廢料儲存場外,使用過的燃料棒都直接放在原子爐上方的燃料冷卻池,高階的核廢料則藏在桃園的龍潭核研所。

人生命之有限,而核廢料之半衰期漫長。不管是使用過的燃料棒或者是高、低階核廢料,其半衰期皆遠遠超過我們的壽命,換言之,我們今日所使用的核電,在在都是提前挪用後代處理成本下的結果。另一方面,當人類還沒有發明核廢料的處理方法以前,唯一能做的終究只是/只能以金錢交換核電廠或核廢料儲存場周邊居民與放射性物質為鄰的風險。

我們今日所使用的核電,在在都是提前挪用後代處理成本下的結果。(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因此,當我們批判台灣歷史中的連續殖民與外部殖民情境(荷蘭、西班牙、明鄭、清帝國、日本、國民黨)之際,也更應該一併思考當前台灣能源政策中所存在的內部殖民現象。轉型正義並不只有在政治層面而已,台灣的能源政策也唯有朝向綠能轉型的一天,才有真正實現公平與正義的未來。

桃園區立委參選人、第一屆共生音樂節發起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