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開放民進黨》從風力發電看非核家園之實踐

namtar

過去10年間,全球風力發電產量上升6倍來到370BW之譜。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歐盟、美國以及中國,其發電量所上升的比例分別為3倍、6倍以及270倍。其中,中國在過去3年所增加的風力發電容量,佔世界一半。回觀台灣的表現又如何從數據來看,台灣於過去10年間上升的比例是50倍,看似小有成效,但是從風力發電佔整體用電來看,只佔1%左右的比例,無擬離「替代」二字甚遠。當然,在考量到中國的增加量主要是來自以建置陸基風力發電為主的偏遠地區,似乎又無法套用到陸地面積有限而被迫等待離岸風力發電技術成熟的台灣。究竟要走向非核家園,台灣還需要做到什麼?

以目前歐盟所發展成熟的離岸風力發電技術來說,台灣目前蘊藏且可供利用的風場能量,即便在最保守估計下仍為現行的15倍以上,若果建置完成後,其規模足可取代核能電力負載量。(環團提供)

以目前歐盟所發展成熟能達到水深40公尺的離岸風力發電技術來說,台灣目前蘊藏且可供利用的風場能量,即便在最保守估計下仍為現行的15倍以上,若果建置完成後,其規模足可取代核能電力負載量。雖因台灣屬季風氣候,夏季時風場較弱,卻剛好處於用電尖峰時段,擁核人士據此,認為遠水救不了近火,更遑論將冬天發電挪至夏天使用,此謂見樹不見林,忽略能源政策應以整體為考量,於台灣的氣候條件下,採用混合型的發電方式來使用再生能源,如夏季時應以太陽能為主,風力為輔,而至冬天時,又可利用豐沛的風力能源補足較少的太陽能,而要達到妥善利用電能之可能,尚需要宏觀調控之機制。

檢視過往,台灣的能源發展侷於國內市場之規模,需要由政府提供經費及制定相關政策來強力主導能源市場的走向,可政府能源政策因受制立法院監督,以致毫無容錯之空間,更遑論採用創新作為來建立符合台灣整體能源應用之體系,但綜觀來說,仍期盼台灣未來朝向混合型再生能源的發電方式,如離岸風力發電、平行太陽能發電網等,並透過建置智慧電網的基本架構,來妥善調控電力之提供及使用,則「非核家園」四字,當不致淪為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而弗若之矣。

鄉民聯盟成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開放民進黨:namtar 「若拎回小小的風鈴」─從風力發電看非核家園之實踐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至開放民進黨給個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