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陳同學案不是個案

◎ 尤英夫

十一年前,貴報頭版獨家報導「失學菜販,捐四百五十萬蓋圖書館」,讓陳樹菊賣菜興學的故事傳誦全國,更造就她後來成了二○一○年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人物。

日前,貴報又把新竹縣關西國中學生陳開星獨居市場倉庫克服逆境會考拚出5A++,放在頭版來報導,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湧來多位善心人士主動要協助,同樣應該令人稱讚。

不過,本文要談的是,陳同學的媽媽是印尼嫁到台灣來的,為何離開她的兒子,才是我們專注於新住民社會福利團體感到關懷與擔憂的事。

無可諱言的,我們多位社工們所照顧的新住民家庭都是經濟拮据生活困頓的,與陳同學的家庭應該沒有兩樣,有的可能更糟糕,因為有少數新住民帶著她們的小孩子到處奔波,沒有任何夫家或親朋的人脈支持。比較幸運的是,有我們一些社福團體的支助與關懷,才使得她們勇敢的生活下去,而不是像陳同學的媽媽送他一個人回台灣。最後走了爸爸,由親戚輪流照料。

其實,政府多年來早注意新住民這一塊,過去就成立外配基金十年三十億元的提撥,我就曾擔任基金委員,也曾參與火炬計畫。而這次新政府更強調要加強新南向政策,相信對新住民的事務更會關注。只是仍有不少新住民不懂得尋求外援,是比較令人擔心的事,希望新政府能注意。

(作者為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