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地震搖不醒舊思維?

◎ 賴明煌

高雄六龜又五級地震了!熱鬧五月的地震不少,國家通訊委員會推出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PWS),透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氣象局地震預警資訊串接合作,指揮電信業者向特定手機發送警訊通知等級的簡訊,可能因趕工初次發送或系統妥善率不高,造成該發簡訊不發、發送逾百分鐘與重複發送數十通簡訊窘態,釀成擾民事件。平心靜氣觀察這個政策,方向是正確,但技術與設備及管理使用上可再精進,新政府應擴展到各機關如瘟疫防治、道路車流或重大車禍、火災淹水與土石流等資訊流,也可成為特定區域民眾之警訊與行動訊息簡訊通知範圍。

據美國地質調查所統計全球發生六級以上大地震,每年約一百五十次以上,而八成均發生在含台灣的環太平洋地震帶!自然地震發生震央與規模及精確時間,迄今人類科技尚無法事前監測準確掌握,故目前地震預警簡訊震度通知均屬治標範疇,若要治本還是應落實建物耐震強度進行必要結構補強措施。因地震央發生到達受災點會先有小振動縱坡或壓力波到達,之後就有大振動橫波或剪力波來襲,兩者之時間差多寡端視受震體與震央的距離與其間傳播介質等差異,一般而言相距越遠則時間差越長,對受震體越有充足時間可預警應變與疏散。但台灣本島南北只有長四百、東西向寬百公里內,預警固然可爭取主震來襲前幾秒的告知,但民眾來不及反應行動就已遭震幅傷害,故提早幾秒的預警對大多數民眾其實是無濟於事。

目前全國大部分政經建設均集中在軟弱不堪沉泥層地質條件惡劣的台北湖盆地上,附近老舊危險的核一核二廠離總統府僅二十餘公里,一旦台北盆地內或其東南側百里內大地震發生,將對北部地區有極嚴峻傷害,倘若衍生核電輻射外洩等複合型災害,311東日本大地震的殷鑑不遠。同為多災資源少島國的台灣面對經常來襲的地震,應朝料敵從寬的面向踏實考慮:要如何做到事前防災、事中減災救災及事後的復原重建,值得新政府以全國性位階來看待這艱辛問題,深思眾議如何分期分區執行甚至以風險分散另建中南二處儲都之籌備。

筆者建議應加強都會區1982年前所蓋之老舊建築物履歷與使用管理,進行耐震結構補強與都市更新及防災疏散交通配置之外,同時針對近千萬人大台北都會區要如何減量與國土重新配置,要如何佈設緊急疏散之地震核安等複合災害的軟硬體及演練落實,應該是就職後百日維新要即處裡的頭幾件國內大事!

(作者為工程技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