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澄社評論)台灣應守護民主價值

國家可分可合 文明世界關注的是民主公投

◎ 何信全

台灣參加今年WHA議題沸沸揚揚,後續演變尚難逆料。此一議題凸顯兩岸關係定位爭議,新總統即將提出五二○就職演說,其中兩岸關係論述正受到各方注目。

蔡英文維持現狀的主張,民進黨除了「維持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自由民主的現狀」定調之外,迄今著墨不多。不過,從當今文明世界處理國家分合的主流論述來看,此一維持台灣自由民主現狀的基本表述,合乎現行憲政體制下民選總統的角色分際,也與當今世界處理國家分合的主流思維相呼應。

當今世界基於民主思維,合的國家可分,分的國家亦可合。前者如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經由民主公投一九九三年初正式分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後者如歐盟,一九五○年代起透過民主程序逐步從經濟整合到政治整合,一九九三年末正式成立歐盟,迄今依然在擴大整合之中。在民主思維之下,國家分合爭議依循民主公投程序解決:加拿大的魁北克、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乃至英國的蘇格蘭,莫不如此。當然,國際所關注乃民主公投程序,而非預設分合結果,事實上這三例分離公投迄今也並未通過。

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台灣面對來勢洶洶的兩岸議題,儘管內外交逼,仍應堅守民主的底線。台灣依循國際主流民主思維,問題出在中國:究竟中國是要繼續停留在王朝時代開疆拓土以廣家業的落伍心態;還是願意回歸當今世界主流思維,透過民主文明方式解決兩岸之間相關爭議?中國既以大國自許,難道可以不依國際主流思維解決爭議?

誠然,政治牽涉理與力,理在台灣這邊,中國卻使力打壓。儘管挫折難免,台灣仍應守護民主價值,努力凝聚國人共識,堅持依循民主模式,作為解決兩岸之間相關爭議的依據。在中國迄今依然是威權體制之下,任何預設統一框架對新政府苦苦相逼,都違背民主理念,對台灣人民不公平,也對整個華人世界自由民主的未來願景無益。中國要追求華人世界之復興,唯有誠心推動兩岸善意交流,並依循民主思維解決相關爭議,未來一個自由文明與進步的華人世界才有可能。

(作者為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