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教育正義崩壞中

◎ 鄧鴻源

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高達二十二.五%大專生申請學貸,私立學生是公立的四倍。目前背學貸的年輕人(含在學及畢業)已達九十四萬,向一百萬人挺進,三.三萬人(占三.五一%)因月收入不到三萬元申請緩繳。台灣經濟不好,大專生申請學貸就學漸成常態!

之所以會如此,基本上是我們的教育政策失當與經濟無法提升所致,因為現在的教育政策使得有錢人多半可以唸比較好又便宜的國立大學,而沒錢人多半只能唸比較差又貴的私立大學,而馬政府的無能與貪腐,正是經濟發展無法提升的主因。

據統計,大多數能進入建中等明星學校者,其家長多半是中產階級以上,尤其是公職人員;而進入私立中學的學生家長多半是非公職人員。以致家境不錯或有不少學雜費補助的公職人員子弟,能唸比較好又便宜的國立大學;而家境差或沒有學雜費補助者,只能唸比較差又貴的私立大學,讓社會貧富階層很難翻轉,這樣公平嗎?

其次因為馬政府無能,無法發展經濟以提高年輕人待遇,只重視公務員待遇與福利,如所得替代率高又有十八趴,以致每年政府需補貼公務員八百多億元,所以年輕人始終低薪,難以償還就學貸款,而辦理貸款者多數是唸私立大學的弱勢族群,否則私立學生為何是公立的四倍?這樣的政府值得肯定嗎?

為何我們無法像美國一樣,採取使用者付費原則,讓有錢人付高一點學費去唸比較好的私立學校,而讓家境差一點的唸較便宜的公立學校?又是誰造成這樣不公平的教育環境?

(作者為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