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美國隊長」看川普崛起

◎ 楊宗鑫

甫在台灣上映即在票房排行榜居高不下的好萊塢電影「美國隊長:英雄內戰」,主要描述復仇者聯盟在執行任務時,意外犧牲了無辜民眾,聯合國因此要求聯盟成員簽署協議書,規範往後必須獲得授權才能行動。對此成員們意見分歧,以美國隊長為首的一派認為簽署協議將使行動失去自由、以鋼鐵人為首的一派則認為在協議拘束下才能確保行動的正當性,為此兩派超級英雄互不相讓。

有趣的是,目前美國民眾對於外交政策的期盼,正如同電影劇情一般,在是否接受國際規範間徘徊。自後冷戰時期以來,美國大抵上是遵守國際規範的,惟自九一一事件起,因美國社會充斥著強烈的自保心理,造就了小布希總統任內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具體作為包括對「先制打擊」的強調,即認為應該主動攻擊可能的潛在敵人,並在此理念下逕自發動了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其他還包括了片面終止反彈道飛彈條約以便發展國家飛彈防禦系統、拒絕簽署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等,均可視為單邊主義的體現。在電影中,美國國務卿曾對美國隊長說了一席話:「很多人視你為英雄,但也有人視你為私刑者;你有強大的力量,卻不受監督。」若將這段話拿來形容小布希的外交政策,竟是毫無違和感。

儘管小布希的種種作為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意見,無奈當時美國民眾尚未走出恐怖攻擊的陰霾,因此或以容忍、或以漠視的方式任由政府在國際社會中專斷獨行,直到美國深陷於伊拉克重建而難以抽身、將戰略目標著眼於反恐而坐視了中國崛起、國內經濟因惡意炒作引發大蕭條甚且失去國際金融領導地位後,民眾才猛然體悟到若長此以往美國必將衰退,進而才有歐巴馬上任後的改弦易轍。

雖說美國在歐巴馬任內重新接受了國際體制的規範,然而單邊主義的陰影卻未曾在美國社會中消除,這可從目前美國總統初選的「川普現象」中略見端倪。在川普誇張言行及戲劇演出背後所透露的主張中,充斥著激進的反移民、反穆斯林言論,並強調應透過國家力量進行經濟競爭(即重商主義),在在讓人對其可能出線感到隱憂。如果說小布希時期的美國因遭受恐怖攻擊造成民眾的強烈不安全感,進而促發了偏重軍事層面的單邊主義,那麼現在的美國,則是在內有非法移民搶佔工作機會、外有新興工業國家競爭下,在經濟層面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旦川普當選,可能形成偏重於經濟層面的單邊主義,這雖不如軍事上的衝擊來得迅速,但恐引發國際間貿易競賽的影響卻將更為深遠。

究竟美國民眾最後會選擇支持鋼鐵人式的接受國際規範約束,還是美國隊長式的拒絕外在力量干預,將是未來幾個月觀察的重點。

(作者為法務部調查局調查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