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軍官詐退的報酬率

◎ 鍾邦友

海軍爆發多位軍官假裝精神疾病以辦理退役或調離戰鬥單位的醜聞,筆者多年前曾在軍中擔任心理輔導官(趙老師),對職業軍官藉罹病或犯錯記過尋求提前退伍的類似案件偶有所耳聞,但如此大規模的現象,卻令人心驚。

一九七二年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標籤效應」實驗,史丹福大學教授羅森漢當時安排一些正常人假扮症狀到精神病院看病,結果他們全數被診斷有疾而入院,即使入院之後都表現正常,也都至少住院一週,直到教授出函證明是「實驗」,所有的人才得以出院,由此可見成功裝病有前例可循。

問題是裝病的「投資報酬率」如何?由於軍官的除役令上不會寫因病除役,更不會寫患有精神疾病,不影響日後找工作,且退役金外加保險,可領近百萬元,就算不成功,至少也能換個較涼的單位,何樂而不為?

讓這些職業軍官「鋌而走險」,除了金錢的因素,恐怕更多是因為近年來馬政府募兵政策不當,為補足兵源,不斷提高志願役士兵之待遇,且大幅降低門檻,致招募素質太差有關。像今年初憲兵新兵七零八落的踢正步操演,就是鐵錚錚的事實,再加上軍隊過度精實,基層軍官壓力倍增於以往,面對一個看不到前景的工作,又沒有適當的退場機制,走旁門左道以求解脫也就不教人意外了。

(作者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前澎防部心輔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