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改「台灣光復節」為終戰紀念日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民間社團台灣社將於南台灣高雄舉辦活動,分從黨政軍、教育生活、媒體壟斷三層面,破解光復節神話,終結文化殖民。我們認為,光復節的稱謂,十足反映外來統治者心態,悖離台灣主體價值,在近年社會追求正名的行動中,應改為終戰紀念日。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日本統治台灣當局在台北公會堂(後改名中山堂)向盟軍正式投降,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指由中國戰區統帥蔣介石派員接受。受降典禮上,掛著中美英蘇四國國旗及元首肖像,凸顯受降的是盟軍。這一天,即為台灣光復節的由來。儘管起初一般人民歡迎前來接管的中華民國,惟「光復」畢竟未經台灣住民同意。而後來的接收演變成劫收,新外來統治者暴虐貪腐,終釀成二二八事件,至今仍令許多老一輩台灣人不堪回首。無論如何,光復也者,乃收復失去的國土,完全從外來政權角度看待歷史,既未尊重台灣住民意願,那段日子對台灣人亦無任何歡慶可言。相形之下,韓國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擺脫日本統治,成為其獨立紀念日;台灣到今天尚未建設獨立而正常的國家,從光復節一過六十一個年頭,即可見一斑。

光復節名不副實於先,近年台海兩岸兩個掛著中國名號的列寧黨─國民黨與共產黨─卻同時突出慶祝光復節,尤其令人覺得莫名其妙。去年今天,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撰文紀念台灣光復一甲子,強把日治時代抗日及反殖民運動者的事蹟,往國民黨臉上貼金;台海彼岸,也由負責統一戰線的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北京紀念台灣光復。從台灣主體觀之,國民黨一九一二年創建中華民國,台灣不屬之;共產黨一九四九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亦與台灣風馬牛毫無相干。就歷史而言,台灣最早的主人是原住民各部落,台灣不是中國固有領土;即便清帝國曾將台灣納入版圖,更早在南台灣建立殖民政權的荷蘭,如其引用國際法先占理論,或較有資格宣稱台灣是其「固有領土」。最重要的,台灣經蔣介石政權接管,強納入其版圖,非但違反「舊金山和約」的規定,亦不曾徵得台灣人民同意。

透過節日強把統治者意識形態加諸人民,只是外來政權去台灣化的手法之一;除了光復節,元旦變成其開國紀念日,與台灣毫不相干的武昌起義紀念日是為國慶日,行憲紀念日亦成國定假日。節日之外,從台北到台東,街道紛以中國省市命名,常令台灣人不知置身何處;軍方不論通訊代號或艦艇名稱,亦皆以中國地名人物為尚,近年始初見台灣化;而從華航到中油等諸多中國字號公有事業,名稱常讓國際人士混淆,誤認其來自共產中國。尤有甚者,去台灣化的種種,罄竹難書,政治、歷史、教育、文化、媒體都是外來統治者引為公眾洗腦的途徑,台灣社會至今國家認同仍有混淆,主體意識猶待建立,正是這種基本價值長期遭到扭曲的結果。

六十多年來台灣的遭遇,因而只是從殖民主義者換到另一個外來政權,戰後許多殖民地紛紛獨立自主的發展並未適用台灣。從國號、國旗、國歌到憲法,台灣都被大中國意識綁架,成為極少數至今尚未從殖民統治完成轉型的社會。公元兩千年台灣人民歷經艱辛,好不容易終結黨國體制,至今轉型正義才甫受到關注,惟外來政權殘餘勢力仍力圖班師回朝,台海彼岸且有崛起中的強權覬覦。

不過,歷史終必站在正確的一方。在絕大多數自認為台灣人已逾六成的今天,制憲容或難度較高,正名應是順理成章之事,此從桃園國際機場正名、教科書扭轉去台灣化的事例,均可顯示事在人為。而今天的紀念終戰,揚棄「光復」,正是台灣邁向正常國家的必要步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