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台灣的「教育價值」為何?

◎ 張惠博

林全院長的人事佈局,真的是高潮迭起,很多意外,以教育部長人選而言,因擬加強與產業界溝通,並培養產業人才,早傳出有意邀台大陳副校長出任,後因各界反映,教育非常全面,豈可因重視產業而忽略其他面向,甚至出現產業人才與人文素養孰重的爭論。更恐因近二任的部長皆是大學校長出身,加以表現似不如預期,致有不邀大學校長出任教育部長的議題。同時,考量國教問題嚴重,諸如:高中、大學入學制度,十二年國教課綱等,皆須儘速解決,遂改邀請具國教事務豐富經驗,熟稔行政系統的台中市政府潘副市長出任,陳副校長則改任政務次長。

新政府的教育部長,由台中市副市長潘文忠出任。(資料照,記者張菁雅攝)

這樣的安排,足可顯現重視國教與技職教育的教育政策,以培養產業人才和促進產學合作的效能,非常值得肯定。然而,約一六○所大學校院、近二十七萬大學生的教育,能否得到適切的支持,應是教育部組織新的領導團隊,要同時兼顧的。教育是有系統和全面的,必須集合和善用所有資源,才能人盡其才,提升國家競爭力。

在人類歷史上,自有大學以來,莫不以創造知識、應用知識以及推廣知識為首要職志。因此,大學必須保有學術研究傳統,亦須傳授致用經世之學,淺白的說,大學具有宛如知識的引擎、文化的堡壘、以及社會的燈塔之功能。其實,這也是世界各國競相戮力辦大學,辦出卓越頂尖大學的原因。當然,好的人才必須長期有系統的培養,好的國民教育應是厚實高等教育的基礎。

吾人堅信,新政府執政必有其優先順序,教育問題亦然,但是,橫亙於高教的問題自是不少。事實上,大學自主是近十多年來普遍存在於大學校園的原則,因此,對於辦學績效,各大學得負起較多的責任,並掃除教育部大學的封號;然而,由於約在二十年前廣設大學的政策,難以預期當今少子女化的嚴重問題。這時耳邊響起一句話:當今的美國教育,是世世代代所有美國人教育價值的實踐。所以,我們希望什麼樣的未來,端視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教育,最重要的,我們是否足夠的用心與努力。

(作者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前彰化師範大學校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