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談》翁案發生在法制的死角

浩鼎案真相未明之前,恐怕就會折損一位中研院長。中研院長如此不名譽下台,應是史上第一遭。這不僅是當初翁啟惠受李遠哲力邀回國時無法想像的結局,也可能是幾天前翁決定返國時也沒有想到的變數。

中研院長翁啟惠陷入浩鼎案風波。(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中研院長翁啟惠陷入浩鼎案風波。(資料照,記者朱沛雄攝)

以貪污論罪是何等嚴厲的指控,是對人格的摧毀與羞辱。以國際知名的醣分子專家,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等級,擁有數億家產並不是難事,國外的生技專家一旦擁有一、兩項重要發明專利,就可以一生吃香喝辣,榮華富貴,這是常見的事。但是,台灣社會非常泛道德化,尤其對知識份子的期待,往往是犧牲奉獻,只要談錢就等而下之了。

然而,現代科技一日千里,某些重要發明,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型態,甚至救人一命,因此發明者常得到豐厚的金錢報酬。但在泛道德化的台灣,科技發明與專利到底值多少銀子,不是專業討論或制度面的規範,而是社會大眾內心深處那個道德重整委員會在決定的。

道德最氾濫的地方,常是最缺乏制度與法治的死角。在這個死角,即使正當的利益交換,也似見不得人,例如透過技轉換取股票或現金,還是會被大眾用放大鏡加以檢視。其實,知識份子不一定要立志賺大錢,但有能力賺大錢也不必客氣,就光明正大收下,不必感到羞恥。

誠然,技轉如何轉化為合法的現實利益,應該建立一套公正專業的規範,但如此討論並不是替翁啟惠辯護,他到底有無觸犯貪污背信、內線交易等罪嫌,仍必須等待司法調查的釐清,並非旁人可以隨便臆測。但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生技學者落到今天的田地,到底是人的貪念或是法制出了問題?這是必須嚴肅討論的課題。﹙蘇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