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新南向怎麼個「新」法

◎ 陳佩修

上(2015)年12月31日「東協經濟共同體」(AEC)正式成立,開啟東協的新紀元。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提出的「新南向政策」,是針對東協共同體轉動東亞多層次整合新形勢的一項綜合安全戰略,政策思維比過往更見高度與廣度。前外交部長黃志芳近日宣示新政府就任後將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與國家層級的「東協與南亞研究智庫」,做為推動新南向政策的雙核心,劍及履及,蓄勢待發。

外交事務是具延續性的,外交政策是漸進決策的,新南向政策的「新」,並非否定既有政策,而係翻轉台灣南向的舊思路,以新思維面對崛起的東南亞新世代與新勢力。茲對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略進數言:

雙邊深化:重點國家的經營是進行區域經略的支點。東南亞是一個具文化多樣性與發展歧異性的區域,成員國從越南共產體制到緬甸半軍事政府,從汶萊君主政體到菲律賓的選舉民主,從已開發國家新加坡到相對低度發展的柬寮緬越(CLMV)東協新四國,能夠跨越歧異而建立共同體,除成員國的務實合作外,更重要的是強權國家基於戰略考量的助成。將東南亞為一體符合美、中戰略對抗的利益,不論美國的重返亞洲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或是中國的和平發展與「一帶一路」戰略藍圖,一體化的東協成為兩強戰略佈局的最大公約數。

然而,現階段談對東協政策仍是超級強權如美、中強權國家的戰略思維類型;就台灣而言,優先的任務仍是與個別東協成員國的關係,透過雙邊關係的強化做為建構區域連結的機會點與突破口。對東南亞政策當然是總體外交政策的一環,蔡英文總統的外交政策主軸「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具體妥適地定位台灣的國際角色與指向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路徑;而新南向政策的「雙邊深化」恰為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的基礎建設,是整體外交戰略的重要支撐。

與東協相關之國際事務可謂經緯萬端,擁有強大國際參與力的中國採取的東協事務「協調國」的方式殊值參考:中國在胡溫體制時期以越南為中國與東協之間的協調國,習李體制時期則改為泰國,透過協調國聯繫整合中國與東協的事務。新加坡在兩岸關係與兩岸事務上的角色似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新加坡在台灣與東協關係上亦發揮類似的功能;是以,尋求新加坡以外的東協國家成為台灣與東協事務的「聯結國」是可以推動的方式,越南就是值得經營的對象。

互為主體:並重「東南亞在台灣」與「台灣在東南亞」。有別於過去與現行南向政策著重台灣單向投資東南亞,蔡英文總統的新南向政策有三個提升與創新:一、不僅強調投資面,而是擴及多重層次;二、不是單向行動而是雙向交往,包括吸引高科技人才來台,互惠雙贏;三、連結東南亞與南亞印度次大陸各國,形成東(南)亞(South and Southeast Asia)的區域戰略。

誠然,基於互為主體的政策認知與推行互利互惠的具體政策是「新」南向政策應有的思維與作為。就東南亞而言,「台灣在東南亞」與「東南亞在台灣」是同等重要。新南向政策特別強調善用「東南亞在台灣」的優勢,進行新住民特別是第二代的培力計畫,發揮原生國語言優勢,以期成為台灣前進東南亞國家的生力軍,這無疑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希望工程;然而,若不能強化我駐東南亞館處功能以提升「台灣在東南亞」的實質外交力量,則無法為培力養成的新住民第二代前進東南亞營造環境與創造機會,新南向的創新戰略目標勢將難以實現。

以人為本:瞭解東(南)亞國家對台灣的看法與期待。前外交部長黃志芳說:「新南向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新經濟戰略」,大哉斯言,在當今多層次整合的國際體系中,全球競逐人才,人才的問題處理好,才能在國際上真正擴大台灣的優勢。然而,廿一世紀以來,台灣對東南亞的外交力不僅未見提升,反而呈現逐漸消融之勢,此斷不能以「中國因素」做為辯解的託辭;新南向政策要竟功,需要中央與地方的全面性投入。

中央政府方面,儘管台灣已二次政黨輪替,但我外交部門卻從未真正「政權輪替」過,總統不重視外交,外交部在國家決策體系失格,外交專業長年未獲尊重,致使一流優秀的外交人力無從發揮專業智能,形成台灣在國際間的失語與詩能。以東南亞而言,中國在東南亞的外交代表與人員皆係專業養成,其外交生涯悉以東南亞為場域;反觀我國,東南亞駐館館長與人員的任命與派遣像是隨機性的,幾乎無關專業,也無邏輯可言。台灣真的沒有東南亞人才嗎?台灣推動東南亞研究與教學已屆廿年,人才養成已有規模,只是台北的中央沒有重視。

地方政府方面,五都與其他縣市政府除了城市外交以外,城市投資是新南向的關鍵構面。中央政府資源限制下,地方資源的投入更顯重要。中小企業有志投資設立東南亞據點者眾,以日本為例,日本以地方政府為核心,與東南亞各國的地方政府及開發商洽商合作,在東南亞開闢專屬的工業園區。而這些工業園區以支援轄內的中小企業為主,創造安全、完善與優惠的租賃條件。例如東京都大田區與川崎市在泰國,埼玉縣、神奈川縣在越南,大阪府在印尼等,地方政府對於中小企業經營投資東南亞的支援,大幅降低了中小企業的風險和成本,也支援了中央政府的工作。

學者或官員談戰略與國際關係,就像空軍在高空中指點戰場,看得很廣很遠,說得頭頭是道,卻經常未能考量地面作戰狀態;然而,推動外交工作卻是陸軍,要推進一哩,要攻克一個山頭、鞏固一個陣地,都需要真槍實彈,步步為營。新南向政策戰略清晰,需以過往政策未能具體落實為殷鑑,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啟用專業人才,強化台灣在東南亞的外交力,掌握東南亞與南亞對台灣的需求,務實推動雙向交流,開啓台灣外交的新機會之窗。

﹙作者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特聘教授、台灣東南亞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