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陸客不來?正好提升觀光品質!

◎ 邱郁芬

櫻花季過,甫從日本回來。伏見稻禾月台遇見北京來的女性朋友,孔武肩負著硬殼行李,在京都車站與各地小站間往來穿梭。偌大的大阪車站裡,韓國朋友頂著韓劇裡大紅唇造型,撒嬌要男友幫提行李。下榻旅館住著不同腔調的國語,號稱排日情結的中、韓兩國,觀光人數、比重或許都不下於親日的台灣。這些都是自由行。

東京街頭撇見住宅與商辦建物線條,劃破湛藍天際,精煉不俗;大阪南部的商業鬧區,跑跑人動感魅力與通天閣老式參道,都讓人感受到文化創意生機。或許宇治的千年古橋都已不知修造多少次、雷門內淺草寺如今朱紅是否若古天皇時那般豔麗,文化軌跡絕對是國際觀光客絡繹不絕的關鍵。

熟悉日本的朋友說,二○三○年觀光目標六千萬人對於京都人內心多有糾結,不願在古蹟景點同時有日、韓、中與英的標注破壞原有美觀,過多觀光客也造成平日生活喧囂髒亂。但每個車站出入口處清楚景點標示,與一種以上交通方法,對國際旅人來說很是方便,加上完整交通套票內含特色介紹,奠定日本觀光首選地位。如何取得平衡是日本當前課題,但對台灣要學習的還在基礎養成。

近期傳出520將近,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數減少。(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近時輿論陸客來台銳減,矛頭指向五二○新總統上任。但對照環境、食物、古蹟、與交通友善的日本,台灣應檢討的是自身對觀光產業所做的努力。拆古蹟事件層出不窮、街道髒亂不堪、美食街下水道盡是腐敗味道,台北車站四周多有遊民露宿乞討,介紹給國際觀光客的景點路線標示不清,尤其城鄉差距使最基礎的交通建設多未完整,遑論交通套票推行與重要節慶活動介紹。

自由行讓旅人彈性抉擇旅程,了解當地交通、文化、餐飲;當交通不便、特色不彰顯,一切就只能黯淡。過去總將觀光與陸客綑綁,現除期待新政府從大格局重規劃台灣交通網絡,也盼人們由最初愛護我們的土地,不要有毒化學污染稻米,勿任意丟棄紙屑,隨時讓店鋪、民宿、旅店保持最優雅姿態,別再有五顏六色鐵皮屋,廣告看板棄任意醜陋,城市景觀須長時演進才見成效。

(作者從事金融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