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生態環保 溫管法

◎ 黃大洲

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是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嚴峻課題。(資料照,記者丁偉杰攝)

地球生態環境的惡化,乃當今及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嚴峻課題,其可能發生的災難,有賴採取必要的措施,鍥而不捨,從防微杜漸、由點到面,藉以緩和、降低、避免可能發生的嚴重災難。去(一○四)年七月一日經立法院正式通過,並經總統府頒布施行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共六章卅四條文,該法趕於去年底巴黎地球氣候高峰會議前通過,頗具時代性與前瞻性意義。深切盼望溫管法的通過及新政府的執行力,能為我國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帶來新的願景與希望。

台灣整體生態環境品質在世界排名甚低,若單以都市區為範圍,則因都市熱島效應,其品質可能更顯惡劣。故溫管法的通過,對都市地區而言,更具必要性與重要性。雖然溫管法歷經漫長的等待才立法通過,然能否依據法律落實施行,達成降溫減碳,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的要求,則有賴政府的執行決心及其執行力度的強弱而定。有法可依,而不依法執行或執行不力也是徒然。

降溫、節能減碳、淨化空氣、美化環境、改善生態等等的方法很多,而其方法的選擇則依當地都市化及工業化情況而不同。目前台灣市區的工廠多半已遷移至專設的工業區,對當地降溫減碳應另有其他改善方法。但就市區的生態環境而言,大樓、住宅、交通工具及施工工地等排出的溫室氣體、懸浮微粒加上境外吹入的霧霾,對台灣依然產生高度的空氣污染。工業區的空污應另闢專案處理,市區部分則應具體加強廣場、平地、安全島、路面、公園等地的路樹種植、綠化的質量與維護。建築物立面的陽台、窗口、屋頂女兒牆、屋頂平台等空間,應依季節性的變化,參酌大樓及女兒牆高度、方向、風向及陽光強弱等環境因素種植合適植物,使綠被面積極大化,以收降溫減少空污,進而享受都市田園生態之美的效果。

根據聯合國研究資料顯示,一個都市的屋頂覆蓋面如能達到七十%綠被,不但可以減少八十%的二氧化碳等有害的溫室氣體,並可消除都市熱島的溫室效應,亦可降低噪音與減少懸浮微粒等功能,對環境生態的改善助益甚大。近來,台灣各地區空氣品質不佳,時常達到「紫爆」等級,誘發許多過敏、氣喘、心血管疾病。若能依據溫管法及空氣污染防制法,具體落實執行,應為新政府當務之急。

在此呼籲新政府有關主政單位,應有改善生態品質的前瞻願景與使命感以及執行的熱誠,採取積極的具體措施,加強空污的防治,及節能減碳的推動,依法要求並鼓勵公立機關、校園等率先做好綠美化,藉以擴大綠被面積的示範工作,進而鼓勵民間團體、公司行號建築的立面及平面的綠美化空間。都市區綠被面積的極大化,乃都市區降溫減碳,有效改善生態品質的不二法門。此一生態環境的綠美化工作乃應做、未做、不難做之施政項目。花錢不多,技術不難,費時不長,除改善生態環境品質外,亦可收悅目賞心、淨化空氣,以及食安的附帶效果。

上述思維與作法,在世界上有些大都市已著手啟動。惟力道不足,普遍性不高,效果不夠彰顯,只及於示範性的教育階段。我國幾個大都市的市區公家機構大樓的屋頂,若能夠在短期內積極推動示範,進而帶動民間公司行號建築平面綠被面積的極大化,若能如此應不難在二至三年內在國際上創造出生態環保的奇蹟,以展現新政府的創意與魄力。此一應做、未做、不難做的生態品質的提升,乃新政府應積極推動的環保政策。屆時,必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與讚賞。

(作者為前台北市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