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種價值意識

王崑義

九○年代初期,美國學者杭廷頓曾提出「文明的衝突」,以文化因素作為他論證冷戰後國際衝突的根源,今年國際的主流價值似乎又回到馬克思經濟決定論的本質,到底誰才是影響國際衝突與和平的原因,最近的兩項決定將成為國際間爭論的新焦點。

第一項決定是,今年諾貝爾和平獎決定頒給孟加拉的經濟學者尤努斯和他所創造的「鄉村銀行」,希望提升「貧者致富」的價值。第二項決定是,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一七一八號決議案,對進行核子試爆的北韓施予武器、金融貿易及旅遊制裁,似乎有意逼北韓在「貧者越貧」的處境中就範,兩種價值觀到底誰才能創造出和平,很難有個定論。

但可以想見的是,北韓會變成「流氓國家」,貧窮絕對是它走向反叛國際的主因,不必然只是文化的、意識形態的因素,否則它不致連中國的老臉都不顧,執意去走發展核武的道路。因此,國際間越壓制,越造成北韓的反動,這不是貧窮造成的結果,又是什麼呢?所以,諾貝爾和平獎決定頒給主張「貧者致富」的尤努斯,似乎有對應的意義存在。

然而,這兩種價值是否也影響兩岸間的和平與衝突呢?連戰離開台灣政壇後,執意去搞兩岸經貿議題,雖然有點配合中國一直在鼓吹的「共富」和「和諧社會」觀,跟民進黨政府認定兩岸建立越多的經貿關係,就會加速台灣貧窮的想法背離。兩種不同的想法,配合國際新的主流價值,到底誰是誰非,恐怕一時也難以定論。

只是可以想見的,如果要建構「和諧兩岸」,大家沒有一點創造性的想像價值,兩岸關係似乎只能停留在惡性對抗中循環。

(作者王崑義,戰略學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