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林保華專欄》蔡英文為何重視國防產業?

蔡英文在就職前頻頻拜訪各個重要產業及他們的代表人物,傾聽意見,了解情況,說明她上任後的首要工作就是發展經濟。相信即使國際環境還沒有好轉,台灣經濟的轉型也將以新面貌展現出來。

蔡英文所關注的五大產業包括綠能科技、國防產業、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和智慧機械等。其中對國防產業的重視給人許多想像的空間。新政府的國防產業政策主要有三個重心:航太工業、船艦工業與資安產業。它們是台灣國防自主的需要,因此不會受國際經濟環境影響而有其穩定性,但因為台灣的國際地位而很難開拓國際市場。因此新政府對國防產業的重視不僅是GDP,更包含了重要的政治涵義。蔡英文到中山研究院的視察,台灣大張旗鼓發展國防產業,明確反映了台灣堅守國家主權的立場。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關注的五大產業,包括國防產業。(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由於中國不擇手段的打壓,過去台灣的武器裝備來源幾乎限制在美國,美國基於它的全球戰略考量,以及對台海局勢的控制,對台灣的軍售也有限制,尤其擔心台灣發展核武器,一九八八年張憲義叛逃事件沉重打擊了台灣的核武發展。

但是由於中國的窮兵黷武與四處擴張,美國制定「重返亞洲」政策以後,台灣這方面的處境已經改善。當然不是核武,而是其他國防工業的發展。國防是民進黨的薄弱環節,以蔡英文的謹慎性格,更不會在國防議題上輕易表態以刺激中國。但是去年五月蔡英文訪美前夕,民進黨發表了四本國防藍皮書,第四本就是論述國防產業的自主。相信那時與美國已有默契。

蔡英文訪美期間,也與美國討論台灣的國防議題。期間拜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馬侃等三位重量級參議員,雙方討論了軍事合作議題。馬侃表示若台灣有意發展本土國防工業,他也樂意支持。美國政要訪問台灣,也不避諱這一點。其中,美國承諾對台灣國防工業給予技術援助。對台美之間在軍事與國防產業方面的合作,北京因為怯戰又要在國人面前保全面子而沒有大作文章。

台灣不會對中國開啟戰端,但是為了國家的安全,除了防禦性武器,台灣也必須具備一定能力的威懾性武器,例如射程可以到達中國重要戰略城市與地區的中長程導彈。除了潛艦國造,外界甚至討論到台灣建造輕型航母的可能。當然,台灣也必須擁有資訊戰的高度能力,這是資訊化時代現代戰爭所必需的,也因為中國早就表明的「超限戰」,台灣豈可輕忽。

在台灣發展國防產業的同時,「保密防諜」更是台灣的重任。(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