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台灣斷交的前邦交國甘比亞建交,在這個時刻發生,其實具有撥開層層迷霧的建設性意義,揭示了兩岸關係到底是什麼關係的真相;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即時的機會,提醒更多的台灣公民思考:外交是什麼?台灣又需要什麼樣的外交?如果有更多台灣人從中得到了答案,那麼台灣或將因怨而得福。
前邦交國甘比亞與中國恢復建交。(路透)
中甘建交後,台灣涉外事務最重要的兩個憲政角色國家元首與外長,除了本份該有的立場宣示外,他們仍然有若干言行顯不適當,恐怕延續誤導,需要立即辯證。馬總統說:「一中各表」不能變成「一中亂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才能使兩岸關係在穩固的基礎上;事實上,中國已經以具體行動實踐一中只有一表,不容各表,因此並不存在若各表、則兩岸穩固的事實邏輯。因此這段敘述,若不是蓄意誑騙,就是在替中國遮掩與善後,免得台灣人發現「中華民國」僅具島內流通性。
至於我們的外交部長,則將甘比亞他抱歸責於賈梅總統因選舉需要外援,更是要不得的鴕鳥策略,做為一個主權國家,我們與甘國早在兩年多前就已斷交,請問當時的原因是什麼?不管我們要如何自表,中國都會選擇在國際場域對台灣的活動空間採取零和遊戲,這個本質若不敢觸碰,並正面處理,對得起職位所託與責任交付嗎?
國家的處境,是全體的承擔,應該誠實的共同面對。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為什麼台灣要維持一定的邦交數,以及中國何以在此時要動手,原因是相同的;根據蒙特維多公約第一條,有關國家做為國際法人有四個要件,包括:永久人口 (a permanent population)、界定的領土(a defined territory)、政府(government)、外交關係(capacity to enter into relations with the other states),台灣基本上全都具備,我們認為自己當然是主權國家,儘管承認我們的都是「小朋友」,但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增進與「大朋友」間的實質往來,藉以提高安全和平係數,同時也在彌補長期被排除在國際俱樂部之外,所形成大量的利益受損傷害。
因此,要回答現有的邦交國對於台灣這樣特殊的國家究竟有何意義?它是避免國家元首被囚禁於國門之內,可以走得出去的據點;並可以藉此一目的地的設定,讓元首得以「過境」大國,有途徑去建構雙方的戰略夥伴關係;也可以經由邦交國在各國際組織的提案權,為我們的國家發聲;更具有前述所謂國家定位上的價值。
不過,邦交數究竟要維持多少才適當?從最極端的個位數即可、維持目前二十二個邦交國,到極大化的愈多愈好,在台灣尚未獲得世界各國普遍承認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可以透過社會討論來形成公民共識。回首台灣自一九七一年「被退出」聯合國後,兩蔣是自我關禁閉,李登輝以降三位總統,開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走出去,隨著中國經濟能力崛起,分別受到來自對岸以奪取邦交國做為反擊,原以為可以「九二共識」保持零斷交紀錄的馬英九,這個表象需求,也在其卸任前被破功。可見中國的萬變不離其宗,這也幾乎等於是與全台灣人民為敵。
當中甘建交之際,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簽署了美國將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國際刑警組織」,此一具有法律約束性的法案,格外具有弦外之音;歷數台灣在國際實質參與的艱辛過程,尋求美日歐盟等民主國家的支援,一向是台灣絕境求生的模式,未來,勢必要鼓舞外交人員更堅強的士氣,腳踏實地去經營所有具可開拓性的國際網絡,爭取台灣平等的權益與積極的貢獻,這才是真正的外交活路。
中國明著修理台灣,二三○○萬人會記住,從而更加認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