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民黨的愚人節

■羅致政

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訪問中國的「緬懷之旅」與「經濟之旅」,選擇在四月一日愚人節當天,帶著國共之間所達成的十點協議回到台灣。對於多數的台灣人民而言,實在無法以愚人節看笑話的輕鬆心情,來看待這一次的國共和談以及合作。從台灣的國家利益來檢視,國民黨高層這次所推動的赴中訪問,可以總結是時機不妥、角色不對與結果不宜。

首先從訪問的時間點來看,北京當局剛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宣稱要在必要時採取非和平手段來解決兩岸問題。當台灣的民意以及國際輿論,都站在我們的這一方,批評中國的無理與蠻橫之際,國民黨卻選擇訪問中國,為北京當局所欲戴上的和平面具,進行擦脂抹粉的工作,並對中國宣稱反分裂法有助兩岸關係緩和的說辭,來給予呼應以及背書。國民黨如此作為,不論是故意還是無意,在時間點上可以說是在幫因為反分裂法而陷入被動不利的中共當局,並提供解套的機會。

其次,就國民黨的角色來看,前往對岸訪問並簽署協議的作法,可以說是一種嚴重的角色錯亂。從國際關係或者外交談判的角度來看,幾乎看不到一個國家的反對黨,會跑到別的國家去談判或者簽署任何的協議。反對黨當然可以來協助政府推動對外的關係,但出現簽署協議的舉動,就讓人覺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即便在過去的威權時代,當時的在野黨民進黨都不至於跑去外國簽署協議,藉此回來施壓執政的國民黨,更何況如今的台灣已是多黨林立的民主社會,如果任何政黨都可以去跟別國或者他國的政黨簽署協議,然後帶回來要求執行協議的話,那還需要執政黨以及政府幹什麼。

最後,從結果來看,此次國共的十點共識,更是包了糖衣的毒藥,是會讓台灣處於不利地位的談判陷阱。所謂的十點共識,看起來都是功能性、不涉及敏感政治的議題,倘真能推動的話,對於緩和兩岸關係或有一定的幫助。但問題也出在這十點協議,並沒有處理甚至碰觸兩岸間最敏感,也是中共當局最堅持的政治議題。因為很可能當台灣的執政當局,要跟對岸談判協商上述議題時,中國可能又端出一中原則、九二共識等的前提,才有實現上述協議的可能。換句話說,中國跟在野黨談美好的結論,但卻要求跟執政黨談嚴苛的前提。

舉例而言,一家公司的客服人員,向未成年的小孩推銷加入會員的好處,包括各種的紀念品、折扣優惠等等,聽起來都是美好的部份,但等到父母要真正去付錢時,公司這邊卻擺出另外的姿態,要求必須成為終身會員、而且要付現金不能刷卡,才能享受上面所講的優惠。這種以好處去吸引在野黨,並藉由它去施壓執政黨,但碰到執政黨時就拿出硬的條件,這正是中國一貫的談判策略。

總之,由國共的此次會談與協議,我們清楚看到了中國當局,想要努力分化與操弄台灣內部矛盾的企圖與行動,並藉此瓦解台灣的民心士氣與團結力量。對於自認研究中共最為透徹,也對中國最為了解的國民黨而言,可惜連北京當局這種最粗糙的統戰策略都看不懂。不知這跟愚人節有沒有關係,也不知這到底是國民黨在開自己的玩笑?還是在開台灣的玩笑?(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