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沒有戲台也能演成這樣

◎ 楊偉身

走進龍山寺,停駐於五門時,導覽者這樣介紹著,「這裡是戲台,戲台的正上方叫藻井」。這是導覽者在介紹「戲台藻井」時常說的介紹詞,聽起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一句話了,但為什麼在藻井下卻沒有看到戲台?

十多年前九二一大地震後,鹿港龍山寺重修,龍山寺在地居民提出恢復戲台的建議,促成了彰化縣政府召開地方重建戲台的公聽會,結果此次公聽會除了縣府有人反對外,地方出席人員全面贊成恢復,當時龍山寺主委施輝雄先生也允諾聽從大家的意見。因此在九十六年六月十六日文建會審查通過,依照日本時代老照片重修,本以為戲台復原有望,沒想到幾個月後龍山寺基礎工程重修做完即不了了之。

彰化鹿港龍山寺。(資料照,記者劉曉欣攝)

除了日治時期留下的老照片,可以很明確地證明戲台存在的事實之外,當地超過六十歲的居民都是見證者。鹿港龍山寺是一級古蹟,明文規定由文化部管理,文化部卻把恢復古蹟重責大任推給龍山寺管理委員會決定,而龍山寺管理委員會只專注在廟務的推展,對龍山寺結構本就歸中央管理,故完全不放在心上,尤其恢復戲台會造成管理上的負擔,因此以「小孩會爬上戲台玩耍、萬一跌下來會有危險及進香時會造成不便」兩個理由反對恢復戲台。

這群熱心古蹟保存者,不忍心讓古蹟繼續變形而不自知,持續針對戲台及龍山寺諸多缺失向上級反映,歷經十年很遺憾都被虛與委蛇推東推西,政府承辦人一直換人,不知前因後果,拿起以前的公文一知半解胡亂解釋,永遠不敢針對在地陳情者以九十六年六月十六日文建會通過要恢復戲台的公文解釋清楚,卻以七十二年認定古蹟時戲台已不存在來規避這幾年對戲台復原不夠用心的責任。

政府機關是這種推諉塞責的態度,龍山寺管理委員會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處事,而地方文史工作者又礙於各種原因不便針對戲台發聲,如今只剩下一群無能為力的老者在這裡狗吠火車死撐著,眼看這戲台及龍山寺的其他景點(如龍山寺有九十九個門為何找不到?石獅為什麼被關住?五門屋脊斷裂漏水沒人理等),將隨這批親眼目睹的老者逝去而煙消雲散。(作者從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