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民主靠制度不靠強人

◎ 陳哲

民主政治是一個分權與減權的設計,因為民主政治下的統治不再需要塑造權威與極權工具。所謂「民主時代英雄不再」,民主政治仰賴權力制衡機制,不仰賴「單一的」聖人英主,甚至不再相信有全能的英主。據此,在民主制度上總統不一定有擔任黨主席的必要。

政黨在每個時期不一定都有一位眾望所歸的英主,也可能是兩個太陽、派系共治等狀況。在某一時期可能黨內菁英眾多,卻沒有一位特別突出的,最後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可能就是以些微差距出線的。開票之後如果也顯示,這位候選人是靠黨的聲望選上的,這時就可以分權,也就是會出現一位「弱勢的」總統。但執政是整個「執政團隊」的事,重要的是團隊的「整合戰力」,不在乎有沒有「明星」。譬如沒有人認識任何一位瑞士總統,但這不影響這個國家的傑出成就。「民主是靠制度而強大」,不是靠強人而強大。

準總統蔡英文表示未來上任後,將續任民進黨黨主席。(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如果政黨黨章明訂現任總統兼任黨主席,這是政黨尊重民意的表現,但有時也可以仔細瞭解這個民意。

具體來看民進黨。民進黨長期以來是派系共治。此黨將全面執政,選民對它未來的發展有何看法?這次總統大選與國會選舉結果明白顯示,蔡英文主席所獲得的支持率高於民進黨的支持率,蔡英文大於民進黨。選後,立法院長選舉,有人企圖以個人在立院的勢力爭取院長高位,那麼小英就可以她從選民得到的「授權」(mandate)執行「人民的意志」。同樣,總統應不應該或適不適合兼任黨主席?雖然全體選民並沒有投下一張對民進黨未來發展的「選票」,但投票結果也透露出民意對於民進黨未來的看法。它明白顯示,「選民希望蔡英文來領導民進黨」,也就是選民希望民進黨未來走「蔡英文路線」,希望由蔡英文來「整頓」民進黨傳統的派系;同樣,選民也希望蔡英文在立委與地方諸侯的提名有較多的權力。

台灣的民主已走到能相當地制衡掌權者的階段;這時我們或許需要建立「權責相符」的政黨政治,做不好就下台。

(作者為大學教師,網路「雲端智庫」版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