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遠見●商周●王鍾渝

意見領袖看待國營企業董座輪替的失焦與大小眼

◎ 吳海瑞

政黨輪替、內閣改組後,將伴隨國營事業董事長以及政府的公股董事異動,在扁馬時代,都有一些爭議。

馬剛執政百日,國營事業董座就換了十三人之多,當時有媒體批評「藍化」程度之高、速度之快,比阿扁上任時有過之。

但這些異動某種程度也是執政理念的實踐、責任的承擔,「綠化」、「藍化」都言重了,焦點不該是替換的幅度、速度,而是過程、手法以及輪替後的績效表現。

馬有兩個事項被批評,一是市府團隊某愛將,曾因颱風天和女秘書到峇里島度假而請辭民政局長,馬上台一個多月,就接任了某網路公司董事長。而這不是爭議人物更上一層樓的唯一個案。

二是阿扁執政時,為避免公股事業董總成為退休官員或卸任民代的「養老院」,於是增訂公股董監事的年齡限制,但馬為了讓年過六十五歲的吳俊億接掌台鹽、鍾榮吉接掌台肥,量身修法放寬了年齡限制!

中鋼前董事長王鍾渝。(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阿扁最有爭議之事,是將中鋼董事長王鍾渝請下台。當時王的績效與操守頗受肯定,藍綠雙方激戰多時,主流媒體一面倒,如《遠見雜誌》:「最令人不解的是表現最績優的中鋼,卻是經濟部最急著換掉董事長的企業,難道新政府不需要績優企業挹注盈餘給國庫?」

王案在媒體大肆炒作下,留下的刻板印象,可以在十六年後還被拿來作文章。近期《商業周刊》「執行長聊天室」就談到:「此刻,民間除了對景氣的失望,對權力轉換後,民進黨執政後將牽動多大幅度的上台與下台,亦不安」,接著就以阿扁撤換王鍾渝為例,結論是:「這是風雨欲來前的台灣,不是期盼新局的台灣」。

領導者(CEO)任期的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答案。台灣CEO(總統)任期是四或八年;《財富》美國五百大公司CEO的平均任期為四.九年,諮詢公司Strategy&曾調查世界二千五百強企業平均大約是六.五年。王任董事長前後八年,在此之前也歷經副總及總座共八年,夠了(台灣家族企業如王永慶、張榮發鞠躬盡瘁,不在話下)。

離開中鋼後,王於二○○一年轉任下市的東隆五金董事長,在他帶領下,重整成功再重新掛牌,傳為佳話;而二○○三年中鋼產量破紀錄,獲利三百六十九億多元,為二○○○年的兩倍,是成立以來最賺錢的一年,打臉了遠見。

這些爭議事件,馬的作為更需要檢討。拿中鋼舊案說嘴,只能說這位執行長的不用功、不脫藍綠對決層次下的大小眼,要客觀看待政黨輪替,難矣!(作者為上市公司專業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