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倒扁的貢獻

施明德的倒扁活動愈來愈像一齣拖棚的歹戲,不知如何收場,不過再爛的片子,都有它的啟示意義,施明德的倒扁大戲如果從反面的角度思考,也有它的偉大貢獻。

首先,它使政治抗爭變成綜藝化,重點不在爭取權益,而是聳動的口號、層出不窮的創意與五顏六色、七彩繽紛的表演。它使參與者好像參加了一齣街頭行動劇,明明只是配角、臨時演員,卻陷入創造歷史的主角的幻覺之中。

其次,它使政治抗爭變成多樣的補習班,寓抗爭於教育。在這個補習班,倒扁民眾認識了秘魯的外星人圖騰納斯卡線,也重溫吃月餅殺韃子的歷史典故,更在蔣介石的倉庫中翻箱倒櫃,找出了「禮義廉恥」的舊貨,還發現了一項重大秘密︰原來台灣民主改革已經十多年了,那些南部的綠營民眾卻生活在鐵幕之中,已經成為沒有靈魂的道具。

再者,它使政治抗爭旅遊化。試問,有多少人多久沒有環島旅行了?現在打著倒扁遍地開花的名義,到處遊山玩水,住有廟宇、度假旅館,吃有各地傳統小吃,既便宜又舒適,一路上更有警車開道,多威風多開心。

最重要的是,它使所有的民眾發現︰原來中華民國是可以盡情羞辱、糟蹋;原來台灣社會只有一個倒扁議題;原來值得蓋紀念館的,不只是蔣介石,還有一個更偉大的民族英雄施明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