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為政者的格局

台灣這些年災難不斷,二○一四年的高雄石化氣爆事件,奪去三十二位市民的生命,三二一人因此受傷;二○一五年在新北市發生的八仙塵爆事件,造成十五死、四八四傷的慘劇;今年的小年夜清晨,更因高雄美濃地震重創台南,一一六死、五五○傷的嚴重傷亡,令年節的歡樂氣氛瞬間凝結。

連續幾年的人禍與天災,都讓許多家庭因而破碎,並給生者留下漫長的身心復健難題。這麼高頻率的危機出現,儘管成因不同,事後逐一檢討,或多或少,箇中都存在若干人為因素,足以構成釀災或減災的關鍵,因此帶給整體社會無法抹滅的共同教訓。

各類型災難中的人為因素,大致可以分為事前預防、救災處理與事後復原三個階段來審視,任一環節如果出現差池,都會導致不可逆轉的傷害,對照近三年間的重大不幸,可以找到無數的例證;其中,尤其有關救災的部分,由於災難已經發生,面對危機如何決斷,最能考驗主政者的態度、能力與責任,因此十分值得提出來討論,以從中學習,累積台灣社會做為「生命共同體」的資本。

自前年以來的三大不幸,剛好歷經江宜樺、毛治國、張善政三任不同的行政院長,在中央與地方關係上,除新北塵爆為國民黨執政縣市,救災善後得以一條鞭貫徹資源下達之外,另兩件案例則是中央與地方分屬不同政黨執政,很能比較出從政者不同的作為,既影響救災效率,也因不同的示範,對團結社會有截然相異的貢獻。

不論是二○一四年的高雄氣爆或是這次的台南震災,地方政府首當其衝,無不卯足全力拯救災情,涉及區域治理的問題可以另案探究,但是台灣幅員不大,中央政府是否具備全國格局,則動見觀瞻;進而可以輕易得出:張善政遠優於江宜樺的結論。

2014年高雄氣爆時,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的「三不原則」備受各界批評。(資料照,記者王榮祥攝)

有別於江宜樺當時針對高雄氣爆事件,不顧地方要求,堅持不立專法、不編特別預算,以及不設專責機構的「三不原則」,備受各界批評,致令高雄市民淪為二等國民之譏,這次屬於「看守」性質的張內閣不僅僅是當作自己的事,第一時間到達災區,說出「我跟賴市長可以說是難兄難弟」,具有閣揆高度的講話,同時挹注了各部會的資源協助救援,真正做到跨越藍綠、不分彼此的身體實踐。

細數行政院的決定,包括積極研商訂定相關特別條例;設置「0206震災協調小組」,由副院長領軍辦理地方重建事宜;以從優、從寬原則,處理收容安置、死傷者慰問金發放、融資貸款、貸款展延、災害認定等惠民事宜,可稱是張善政的「三要原則」。此等正面表列,自然帶來正面能量,這是朝野對立這麼多年來,相當珍貴的為政道德;看到賴清德市長公開感謝行政院在救災艱困期間,致贈加菜金給搜救隊、國軍弟兄和志工的細微動作,此一正面回應,更有助於捲起正面氣旋,安定受創人心,修復對立與分裂的國家。

可見,政治菁英掌握政治資源,同時肩負政治責任,投身政治工作者是否具備民胞物與的情操,攸關一個國家的政治品質。

新春上班日的開始,展望未來一年,橫陳於台灣面前的政經挑戰日益沉重,政治人物一方面要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方面更要激勵國民信心,說服各方願意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使力,擴增國力的最大化;這時,在起步上改革明確,在過程中整合異己,在邁往目標時唯有謙卑與反省,成為執政的基本步驟。

以震災為鑑,藍綠首長願意去除政治算計,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做出了正確的起手式,國人必當期待這是政治良性循環的契機,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有從政者任重道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