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塞車 何不提升車速

◎ 蔡克

台北市最近塞車嚴重,但大家都苦無對策。我來試試看。

交通專家都以為交通跟其他商品一樣有供給也有需求,而因為道路供給有一定限量,當車輛用量達到極限時,供給線便變成垂直,也就是塞車。這個想法很錯。

塞車一直是台北市難以解決的問題。(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研究交通問題有三位大學者:Frank Knight、A.A. Walters,以及John F. McDonald。他們都導出以上那條垂直線,也製造出塞車的模擬結果,即該線的橫軸,但他們忽略了這條線的縱軸。這個縱軸其實是用路人的時間!也就是說,那不是道路供應商的供給價格!也就是說,他們所導出的垂直線不是道路供給線!

沒有供給線,即使有道路需求線,一正常的供需圖也就不能成立。那幻想以供需理論來解決塞車問題就是緣木求魚了:沒希望!

尤有甚者,有人仍以此幻想供需理論,建議用收費方式來解決塞車,雖然在某些地方城市看似有效,但很多時地更證明無效,我最常套用的例子,三十年前的三重橋,或沒改電子系統之前的泰山下坡段,收費又塞車,還製造車禍及貪污。塞車已增加了用路人的成本,再因此而收費,等於罰他們兩次。這些罰款增加他們的生產成本,他們只好減少生產,或減少活動,經濟景氣大受打擊!試想想看,只要把收費訂得夠高,大家都不去台北,後果會是怎樣?所以,幻想是解決不了問題!相反,由於塞車增加了用路人的時間成本,我倒過來建議政府應該補償用路人,即負收費!

沒有供需理論,那如何解決塞車?John F. McDonald有一條方程式,其中一個變數是速度,我把它調高之後,發覺道路極限可以變大!德國高速公路的流通極量是美國的三倍,就是因為沒有時速限制!

所以,要解決塞車,唯一的方法是提升速度,至於細節,就留給執行的人去想好了。不過,有幾點我可以建議的:減少紅綠燈,多建高架橋,高架橋不能在一下來的地方就設紅綠燈,圓環一定要先讓環內車子先出,紅綠燈要協調,在安全無虞的地方撤掉時速限度,黃格子的面積愈小愈好,取消高乘載或公車專用道,開放以出幹線方式讓車輛可以紅燈右轉。

速度可解決塞車,但不一定要快,有時剛好相反。車子進了城就要停,沒有可停之處,車子在馬路上又變成負累,所以在市區一定要多建停車場、地上或地下!有三個城市的地下停車場是世界有名的:法國的里昂、比利時的新魯汶,以及德國的波昂。

(作者為《經濟學 生病了》叢書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