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談李筱峰的「中華聯盟」

■敏洪奎

自由時報三月十二日刊載李筱峰教授專訪,探討有關所謂反分裂法議題,提到「中華聯盟」理念。李教授認為「台灣和中國若能以兩個獨立個體結合,經濟、文化互相交流,但政治上各自獨立」,在名義上保持住「一中」,讓對岸政府不失面子,應是一種務實兩利化解紛爭方式,云云(請參考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mar/12/today-fo10.htm)。

李教授在該專訪裡,對兩岸現狀都有深入中肯剖析。但他的「中華聯盟」雖是理性思考,卻恐不是嚴酷現實所能允許,更極可能加深台灣最終被併吞的危機。

「中華聯盟」面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台灣即使繼續以中華民國名號自主存在,中國政權能否接受這一類似以前「德國模式」的安排,以及他們即使有夠圓滑,為懷柔軟化台灣而同意,又能否以善意和台灣長期相處,而不處處包藏蠶食削弱顛覆陰狠招數?兩個問題的答案,似乎都不容樂觀。

中國現政權有其理性務實的一面,但骨子裡仍陷於慣性的列寧式意識形態僵化思維,以及近代中國特有的被迫害妄想症病態心理,很難以健康友善態度和不同體制對象正常相處,對於自由民主台灣恐怕更是如此。

台灣若是仍處於威權統治之下,中國或許較能容忍。威權和極權究竟有相似之處,前者不致過分凸顯後者醜惡的一面。但今天自由民主的台灣,會生動襯托出中國現政權之欠缺民意基礎與合法性,會給予中國人民無限思考和想像空間,恐非中國所能甘心容忍。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中國現政權不會容忍如此一個異端,安然生存於其勢力籠罩下的「中華聯盟」。這正如白雪公主並沒有得罪後母,但就因為她年輕貌美,皇后就定要毒死她而後甘心。這是台灣人民必須認清的嚴酷現實。

其次,縱使兩岸能在一中架構下,政治上各自分立,而在經濟、文化等領域密切交流,對台灣恐也絕非有益,甚至會是一種「分期安樂死」。

台灣是一個鬆散自由社會。談到交流,各種民間團體甚至政府機構,都是思想單純、本位主義掛帥,為交流而交流,為趕時髦而交流,為賺錢而交流,甚至是為傾中交心而交流,全無整體目標。

反之,中國則是組織嚴密極權社會,一切對外的經濟、文化、宗教等活動,幾都是達成國家目標的手段。

在這一形勢下,恐怕雙方交流愈密切,台灣會沈陷愈深,自由世界成員意識和自主意識逐漸消失,運行軌道愈來愈接近對方,最終不免飛蛾投火,墜入黑洞被和平統一了去。

這種結果,相信既非今天一心捍衛中華民國人士,也不是台獨朋友所願見吧!(作者曾著「小市民的心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