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 歷史系友談歷史系的出路:為歷史人創造更多價值

◎ 連克

本人忝為成大歷史系的畢業生,也想為未來想要就讀歷史系、正在就讀歷史系的後輩們,講幾句話。(資料照)  

最近因為母校母系申請分發掛零,使得最近關於文科的出路,成為大眾的討論話題,甚至有系上教授,還為此投書媒體,我認為這都是很好的現象,本人忝為成大歷史系的畢業生,也想為未來想要就讀歷史系、正在就讀歷史系的後輩們,講幾句話。

歷史學系或研究所的畢業證書,確實對你們未來進入職場沒有太大的幫助,這是因為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知識或是素養,跟現代社會的企業並沒有結合,像我本身是歷史碩士,在出社會投履歷時,因為非本科系,甚至有企業是以大學學歷核給薪資的,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理工科系為什麼會很熱門?不只是因為在求職上他們學習的知識是企業要的,更是因為這些企業多已有學長姊在其中任職,透過內推的方式,他們更容易獲得相關企業的工作機會,這就是他們在學歷上的優勢。

在現代社會,比學歷更有保障的是證照,因為證照是進入一些職業的門檻,歷史系的畢業生大多會選擇考公務人員或是教師,也是因為歷史學的專業本身並沒有證照保障,透過取得資格、獲得位置,才有繼續發展的可能。在民主的時代,人人都可以讀歷史、寫歷史,像是作家陳耀昌是醫師,寫出了很好的歷史小說,黃一農是美國天文學博士,卻成為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他們都為歷史的研究或推廣,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感動了無數人。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歷史系的畢業生透過專業,真的也能為其他領域的發展做一些什麼?

上述問題可能會有進入其他專業,門檻過高的問題,畢竟要跨領域,沒有這麼容易。那難道就讀歷史系就不行嗎?當然不是。我希望就讀歷史系的同道們,可以去尋找歷史專業的利基,例如我國現在推動轉型正義工程,其實需要很多能夠查找、解讀政治檔案的人才;或是在文化資產保存上,歷史專業的參與度其實也不夠;又或如博物館、美術館內,也會有需要歷史解說、策展的人才。也就是說,請大家在就讀大學時,就去思考自己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如果你有想做的工作,那在求學階段就可以做目標管理了,有一個職業或是位置,才能讓自己的專業持續發展,如有能力,就去感動社會大眾,將這個利基擴大,為歷史人創造更多價值。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100級、歷史學研究所103級畢業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