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不是遷都就能區域均衡

◎ 張炎銘

高雄市長陳菊提醒新總統要注意南北均衡,要求中央部會、國營企業總部南遷高雄後,有關遷都的議題引起廣泛的注意與討論,包括台中市林市長爭取立法院遷至台中、台南市賴市長主張總統府遷至台南,似乎區域均衡就是這邊一個院、那邊一個府,從此大家就能經濟發展,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中央部會坐落何處,最主要是依立法院之所在。精省後,原在中興新村的省府機關在台北都必須要有辦公室,以方便跟國會聯絡。阿扁執政時,農委會漁業署原搬遷高雄,迫於現實,後來也只能設立南部辦公室。因此,關鍵在立法院,若立法院南遷,中央部會就該一起南遷,既然行政部會、立法院都南遷,總統府要常與行政、立法部門會商,最好也要南遷,牽一髮動全身,不能不慎。

區域均衡讓人誤以為北部有機場,南部就也要有;南部有漁港、東部也要有,所謂「輸人不輸陣」,因此各地方都要有機場、博物館、漁港等等,也不管設立後是否符合經濟效益,是否真能發揮作用,國家資源因此虛擲,造就一堆蚊子設施。

政府機關落腳何處,要從業務屬性、土地資源、水電供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甚至安全風險等各面向綜合考量,不能只是看首長面子或為了地方搶資源。

目前國會建物係租用,需要大筆租金,確實有改進空間,但機關遷移至缺水的南部,引進更多人口,適宜嗎?年初,高屏溪因漏油污染就造成約三萬戶無預警停水;而早自一九九八年汞污泥事件就讓人擔心高雄水資源;二千年時因發生河川污染事件而導致數十萬人停水六天;二○一三年也因水污染而三度停水。只是單純的廢棄物污染,就搞得高雄焦頭爛額,水資源體系如此脆弱(vulnerable),若有敵人真要搞破壞,只要幾桶有毒溶劑污染高屏溪,並切斷高屏南化聯通管,高雄就癱瘓了。

區域均衡的意義應是強化各區域的基礎建設,讓每區的人民都能有更好、更方便的生活。西部六都不要斤斤計較政府機關設立何處,這問題應交給國土規劃專家客觀分析後再來抉擇,否則只是中央機關南遷,其他區域卻無良善水電供應、無醫療資源、無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妥適嗎?

(作者為水利署組長退休,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