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全家的寒暑假作業

◎ 陳俐蓉

一放寒假就遇上強烈寒流襲台,而寒暑假作業存廢的問題,在冷氣團帶來的刺骨寒意下爭論,更顯熾烈!

筆者訪問了周遭幾個有學齡孩童家長,發現各方觀點相當歧異,贊成廢除的家長認為:「制式的作業會妨礙學生的創造力,不妨改以交出假期活動成果,可能是烘焙成果拍照,或是像去參加志工活動,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或是騎腳踏車環島,別讓假期白白看電視、玩電腦玩過了!」「改成戶外教學、體驗等等比較好,很多暑假作業都是最後幾天才趕出來的,作業難度是問題,總不能讓小孩放假每天想作業問題,這個壓力太大了吧?」持反對意見的則認為:「有寒暑假作業,孩子在家比較有事情做,不會因為沒作業而玩到瘋掉。」

綜觀雙方意見,筆者認為寒暑假「有沒有作業」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作業的性質,是否能對學童的成長產生正向助益?制式的作業可讓學童在學期間的課程再次複習,強化知識的精熟學習;而沒有作業,抑或用開放式的成果展示形式的作業,取代傳統式的紙筆練習,則可以訓練孩子的自主時間規劃能力。不論作業的型態為何,作業的本身就如插在秧苗旁的竹竿,導引著學童的成長,身為教師在制定作業時,必須多方考量班級孩童的學習現況,讓「作業」可以化為親子互動的一個橋樑,而不是變成家長的負擔,甚至難度超越學童獨立完成的能力,而讓家長替代小朋友完成,就完全扭曲了作業本身的良意!

寒暑假作業存廢的議題,看似不大,但其牽涉諸多面向,諸如學習指標的訂定制定標準?弱勢族群孩童的照護?甚至是家長以及校方意見的整合,都應該納入考量。一個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做支持,但在拍板定調之前,身為家長善用難得的假期不妨也跟著放慢腳步,抽空陪伴孩子,不論是一起學習,或是一起旅行,增進親子情誼是不論作業存廢與否,都該重視的重點啊!

(作者從事教育工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