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日本、土耳其談台灣觀光

◎ 黃秀梨

今年入境台灣的旅客,在昨天突破一千萬人次,觀光局還送出百件台灣特色禮品,歡迎締造歷史紀錄的旅客!但事實上因為缺乏相關配套規劃,暴增的中客人潮不但破壞了景點旅遊品質(如日月潭),也排擠了國人的國內旅遊,更因中國採取「一條龍」的方式經營,使得台灣業者大嘆「賺不到中國客的錢」,真正是如貴報昨天所分析報導的「贏了面子失了裡子」

筆者還要舉兩個實際的例子。據新聞報導,前不久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鬥機,兩國關係緊張,土國總統雖於十一月廿八日態度放軟,表示發生此事令他「難過」,但數小時後,俄羅斯總統普廷就簽署行政命令,對土耳其實施一系列經濟制裁,觀光業首當其衝。因為今年前三季造訪土耳其的俄國人人數有三百三十萬,佔第一位。俄羅斯遊客替土耳其創造四十億美元觀光收入,更彌補兩國間的貿易逆差;斬斷土耳其觀光業的一根大樑,成為普廷報復首選手段。

另一個可互相對照的例子是我們的鄰國日本。雖然中國觀光客龐大的數量與驚人的消費能力,為日本創造可觀的觀光收入,但日本政府二○一三年版的「觀光白皮書」草案,卻仍倡議擺脫對中國客源的依賴,尤其是在歷經釣魚台主權紛爭後,訪日中客人數暴跌,讓日本學到珍貴教訓,努力朝加強吸引東南亞觀光客的方向修正,以免過度依賴特定市場如中國,而遭反噬。

中客佔整體訪日觀光客僅十七%,日本政府就已經覺得過度倚賴,反觀去年訪台灣中客為三百九十八萬人,佔約四十%,國民黨政府卻喜孜孜不知警惕;現在中國已經開始管制中客到台灣的數量,意圖影響我國大選,真是令人捏把冷汗。

(作者為退休高中教師,彰化縣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