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論政〉談台灣被中華文化拖累

◎ 蘇信宇

陽明大學的同學以鉛筆臨摹《清明上河圖》。(圖擷取自PTT)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最近很夯,先有陽明醫學系的同學利用上課時以鉛筆臨摹的神作,後又有台大同學向此神作致敬的白板畫作。《清明上河圖》,象徵了北宋首都汴京的繁榮與強盛,曾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若將十世紀全世界的國家來排名,北宋的GDP是世界第一!也有說法指出,最早使用火藥在軍事用途之上的,是「北宋抗金」。

既然北宋GDP世界第一,在軍事上的技術又領先全球,為什麼仍然會亡於游牧民族女真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缺乏尚武精神,害怕Suffer。而且這種重文輕武的文化,依然深遠的影響今日的中國及受中華文化影響較深的台灣。這也是為什麼,前陣子IS處決中國人質,中國除了表達「震驚」之外,好像也沒有什麼具體作為。為什麼中國號稱「強國」,卻只能在家裡「盛大軍演」呢?為何不敢如俄國,轟炸IS,貨真價實「秀肌肉」呢?如果只是靠著廉價、山寨物品大賺其利,然而在世界事務上,遇到要「動真格」、「硬碰硬」的衝突,就龜縮起來,如此能夠稱為貨真價實的「強國」嗎?

台灣也被中華文化拖累,缺乏尚武精神。前陣子,IS影片點名美國總統歐巴馬所成立的「反伊斯蘭國聯盟」國家成員中,出現台灣國旗,就有許多台灣人感到驚訝,認為不希望在這種情況下被視為「國家」。其實,台灣如果想要獨立建國,衝突與暴力是絕對不可省的。如果沒有法國大革命,怎麼會有今日的法國?如果沒有美國獨立戰爭,怎麼會有今日的美國?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要獲得世界各國盟友的尊敬與支持,權利與義務都是缺一不可的。不可能在爭取權利的時候,希望他國講義氣,將我國當作盟友;當遇到衝突暴力、承擔義務的時候,就龜縮起來,想要置身事外,認為他國事務與我國沒有關係。筆者反而認為,被點名是件好事!這是台灣展現實力機會。如果連恐怖組織的威脅,就足以讓我國驚慌失措,瀕臨崩潰,那麼我國該如何面對虎視眈眈的解放軍?

(作者為台大歷史系畢業,現任補教老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