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無薪假 被共體時艱

◎ 黃清華

「無薪假」這個名稱,印象中由二○○八年的金融海嘯起,之後的每一年中,都會聽到這個名詞躍上新聞的版面。到今年,勞動部本月公布無薪假統計,截至十五日為止,實施的企業共有四十五家,人數高達五二九二人,較十月增加十二家,人數更是暴增四○七四人,雙雙創下近三年來新高點。

身為小上班族,看到上面的數字,心中真有一股滄涼的感覺由腳底直竄而上。這幾十年來,薪水凍漲早就不是新鮮事,而「無薪假」卻也成了企業主最厲害節省支出的保障盾牌。勞工面對不斷高漲的物價,不動如山的薪水,除了選擇撙節開支外,感受不到保障,只能咬牙接受這種所謂「共體時艱」變相減薪的安排。

再回頭看看政府高官們,面對企業提出這種變相減薪的作為,這麼多年來有為弱勢勞工們做到嚴格的把關嗎?「景氣不好,放無薪假比裁員好」,這一個月沒有接到訂單,那上一個月呢?上上個月呢?企業有獲利時,有多少企業主願意加薪呢?說沒有或許打翻一船人,應該說極少數,那為何一時景氣不佳,員工就成為減少支出的籌碼?

(作者為網站公司商品營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