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一個中國 兩種馬臉

◎ 吳奎彥

馬習會,馬英九最為人「驚嘆」或「精神分裂」的莫過於:他在演講中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對於「一中各表」則隻字未提。反而不斷透過話術聲明兩岸同屬一中,「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等等。馬英九的發言反映了國民黨什麼樣的意識形態?他對於台灣當下政治活動意味著什麼?

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可以提示兩個預設:其一是,政黨政治為的就是要「贏」,沒有贏得選舉一切都是空談。另一是,能夠贏得選舉的政黨經常不是意識形態光譜中較為極端的兩側,而是偏向中間溫和的立場。換句話說,相當激進的主張,或非常美好的理想很難讓政黨贏得選舉。民進黨這次「維持現狀」的主張,可以說抓住台灣選民主要的意識形態,也就是所謂中間溫和的主張。反過來說,國民黨經過一連串鬥爭與分裂,仍然沒有辦法定調一個超越「維持現狀」的主張。因此可以說,國民黨陷入了某個定調政黨位置、定義意識形態、口號的危機當中。如果說意識形態的光譜一側是統一,另一側是台獨,我們可以發現,馬英九的發言反而滑向光譜中較為極端、激進的統一那側,這樣的策略當然已經預言國民黨選舉的失敗。

馬英九發表的言論很難打動台灣的多數人,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做?我認為,他是想透過這次的發言,重新喚醒與團結國民黨內部已經分裂或抱持懷疑的支持者。當然,這些人可能是國民黨選民結構中的多數,但絕對是台灣選民結構中的少數。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