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血汗醫師快要無血無汗了

◎ 陳亮甫

台灣號稱血汗之島,長工時雄踞已開發國家排行之列,其中醫師的工作時間又特別長,遠超出勞動基準法規範的每週四十小時,足足是一般勞工的兩倍以上。

一般人可能認為,超長的工時但也有高於常人的薪水補貼,也不算對醫師太不公平。反對勞基法者與部份大老總以此為由大作文章,言必稱要顧及病人權益,但實際上五大科「太操」沒人敢碰、醫師人力外流、在崗位上苦撐的人力因疲勞而失誤率增加,又豈是病人之福?

細看政府惡整基層醫師的手法可分三個步驟,首先任何政策都可以以照顧弱勢病人為由,從「比較不慘」的醫師身上榨取廉價勞力,以此掩蓋自己搞爛民生的敗象。其次每當醫師表達反對之聲,總可以拿民眾需求當擋箭牌,無視民眾對醫師過勞的擔憂,另一方面對於雇主調降健保費率的訴求又特別慎重。最後就是給出口惠實不至的長期支票,八年以後人亡政息,人力還沒補足姑且再延長個八年繼續觀察,中間還可以大方偷渡外籍與公費醫事人力。

為什麼說總統候選人應對醫師納入勞基法議題表態?因為降低醫師工時尚需搭配健保給付、醫院制度改變及挑戰民眾的就醫習慣,否則就只是喊出漂亮口號卻複製護理師(一○三年完整納入勞基法)的血汗經驗。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必須提出連帶配套策略和完整時程,作為醫療業選民檢視其決心的依據。

目前蔡英文提出醫療政見,將醫師納入勞基法的目標納入,然而對於其他方面的改善似乎並不符醫界大眾期待。而目前執政集團,先有衛福部的搖擺八年三階段,又有勞動部的舉棋不定不願表態,令人萬分憂心。

倘若政治人物的承諾難以輕信,勞工也只有團結一致的監督與抗爭,才能拿回應屬於我們的權益。

(作者為台灣大學醫學系見習醫學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執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