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從金龍旗到黑豹旗

◎ 林文蘭

二十年前,台灣的高中生參與的棒球盛事「金龍旗」至今仍被津津樂道,全台逾五十支球隊角逐那象徵榮譽的優勝錦旗和百萬獎金。二十年後,「黑豹旗」有超過一百六十支球隊同台競技,主辦單位則頒發賽事紀念品、圖書禮券與棒球器具。

從金龍旗到黑豹旗象徵著一個世代的棒球記憶,姑且不論兩者同樣被譽為「台灣甲子園」是否合宜,以及它們跟日本甲子園的文化差異。從金龍旗到樂樂棒球到社區少棒再到黑豹旗,棒球推廣教育光是走到眼前這個局面就走了二十年。在黑豹旗的現場,你可以看見青春逐夢的熱血,你可以看見教練藉機實施的品格教育,你可以看見球員對於學術兼顧的期許,你可以看見非常質樸的球隊經理、贊助和加油團。

由於黑豹旗採取混合賽制和包容差異的棒球教育理念,更讓我們同時看到許多棒球社團、女球員組隊、女性教練、軍事學校和離島球隊的參賽。當前的黑豹旗比賽除了開始調整成為分區賽制,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還有:是否需要建構分級制度、調整合理有尊嚴的扣倒規則,如何對教練和球員推廣運動傷害防護觀念,塑造個人英雄主義的同時,如何兼顧團隊文化與榮光,球經或迷妹是否會複製性別刻板印象,贊助制度會不會導致不當利益的介入。

希望黑豹旗別再重蹈金龍旗的覆轍,讓複雜的外部因素影響了單純的學生運動賽事。因為名利薰心和錦標主義並無助於基層棒球教育,唯有擴大運動參與和運動傷害防護的觀念,扭轉畸形殘忍的勝王敗寇,顛覆炫技和不當的明星崇拜,才有益於年輕人建立起如何面對一時輸贏的價值觀,從中養成健康自信、自尊包容和團隊合作的信念。(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