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收入低不是智商低

◎ 王淑美

對於嘉義女中校長為了勸導學生把重心放在課業上,在全校的朝會上,將高中的課程、高中學生的背景跟未來,拿來跟高職生做比較,說明學測跟統測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因而造成部分學生誤解一事引起熱烈討論,雖然鄭校長已經澄清他以前當過高職校長,不可能瞧不起高職。

這個新聞讓我回想起在民國六十八年,那個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我也曾是嘉女榜上有名的準新生,只因考量到家境清寒,想盡早進入職場幫助家計,於是選擇就讀嘉商。在那三年騎腳踏車上學的途中,多多少少受過一些被歧視的眼光,後悔當初沒去讀嘉女,心想要是我肩上背著的是嘉女的書包,走起路來就會有風。

高商畢業之後的各種進修,都是在職期間取得的,包括碩士學位。現在回顧,若是時光倒回,我還是會做一樣的選擇。

我不同意高中、高職學生的智商有高低之別,只是每人有不同的考量,如家庭經濟或個人興趣等而有所不同的選擇,畢竟人有多元的智慧,有人的專長偏重在語文、記憶,有人則是藝術或操作能力優勢,只要認真學習,充實自己的專業與實力,把握表現的機會,終能行行出狀元。畢竟台灣之光的例子不是比比皆是嗎?(作者為國小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