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真正的民主 真正的藥方

◎王寶萱

中國公安部片面宣布全面啟用卡式台胞證,台灣社會集體的認同焦慮浮上台面,馬政府除了喊話、呼籲,完全束手無策。除了焦慮現狀之外,更值得大家探問的是,2016之後的台灣,會不會有所不同?

審視到目前為止各總統候選人對統獨議題的發言,不論是「維持九二共識」、「任內不可能統一」、或「台獨話語別無限上綱」,其實都停留在任內會「維持現狀」的事實描述,並沒有對台灣的前途提出有前瞻性的論述。這並非要求各方對於統獨路線作不切實際的表述,而是期待各政黨能夠正視台灣前途的危機,並提出務實的解方,一個不用看外人臉色,島上的人們自己就可以一同努力的方向。

回首看看,台灣過去近70年來和中國所維持的恐怖平衡,憑恃的其實不是或統或獨的外交手段,而是「台灣是亞洲的民主典範」的戰略神話。民主的台灣,標示出我們和中國最大的不同,也撐起了政治上能夠「維持現況」的空間。也因此,當民主崩壞、當島嶼上的民眾對我們所擁有的政治體制失去信心與認同感,這就成了台灣前途的最大危機,也成了中國蠻幹的可趁之機。

要回應這樣的危機,「台灣作為民主典範」的戰略神話必須在今天成為事實。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日前「總統選不好台灣恐捲軍事對抗」這樣的發言,不但完全沒有前瞻性,還持續操弄族群衝突或安全焦慮,藉以鞏固自身選票。對於新世代的我們,台灣沒有外省第三代,只有台灣本土第一代;我們期待的新政治,其實沒有該統或該獨的問題,只有台灣島嶼上的人們何時才能突破現狀真正作自己的主人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作為民主典範才是台灣前途的保障,那麼這次選舉中最重要的課題便在於,我們如何讓台灣的民主體制,真正成為島上人們引以為傲、外國人稱羨的政治制度?

從去年318佔領立法院運動,到其後捲起的青年參政、社運參政的力量,都直接指向一個更民主、更開放的政府形態,第一個要打破的黑箱,即是最高的民意殿堂立法院。如何打開國會黑箱、進行國會改革,使島上人民能再次凝聚對現行體制的信任感,才是回應台灣前途的務實解方。惟有透過國會改革,讓多元價值皆能在有包容性又公開透明的參與機制下發聲,讓社會力成為主導政治決定的堅實力量,台灣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當前所面對的經濟、勞工、食安、公安等問題,才可能在民主體制內尋得共識。

(作者為英國Essex大學政治哲學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