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教師節談統合視導 三加三最好

◎ 蔡炳坤

強颱杜鵑來襲,影響了中秋、教師節的連假氣氛。事實上,為今年教師節投下震撼彈的,是日前SUPER教師得主高雄市瑞祥高中教務主任莊福泰,他直批為應付多到爆炸的配合活動和各種調查公文,使得學校陷入「形式化」和「造假化」的困境;一段「通往地獄的路都是善意鋪設而成」的感慨,引起了許多教師的共鳴,隨即產生政治效應,宜蘭縣首先發難,全面拒絕教育部的統合視導,接著台中市、桃園市、新竹市、雲林縣等紛紛跟進。雖然教育部已經提出「減量三原則」,統合視導表單會先減量卅%以上,但看起來,話題還會繼續延燒。也好,如果能藉此而解決多年來學校的困境,無疑是今年教師節的最大獻禮。

莊老師說出了基層教育同仁共同的心聲,個人亦深有同感。統合視導的指標項目逐年增加,實施到現在真的是太過繁瑣了,讓基層行政同仁備感不可承受之重。統合視導本是好意,只是執行過度了。從行政運作績效看,計畫、執行、考核,缺一不可,教育部作為教育主管機關,對公私立大學校院、地方教育進行統合視導,不只是依法行政,也是責無旁貸。從確保教育品質看,中小學是國民教育,統合視導可避免縣市政府因財政考量,或因縣市長、教育局處長個人意念而影響了教育的發展。從正向鼓舞士氣看,學生要進步、教師要成長、學校要精進、縣市要提升,透過統合視導才能知己知彼,肯定自我也策勵未來。

基於上述,個人認為合宜的統合視導,仍有必要。除了教育部所提出的「減量三原則」外,至少還可以朝三方面努力,一是鬆綁,讓統合視導以縣市自評為主,以教育部訪視為輔,給予縣市適度的尊重與信任;二是精簡,僅保留必要的全國一致性指標項目,留給縣市因地制宜的自主空間;三是統合,現在雖名為統合視導,只是教育部針對縣市政府的年度視導有經過「統合」而已,對學校而言,除了統合視導外,仍須應付多種評鑑,包括縣市所主導的校務評鑑等等,所以,要真正讓學校行政減量,還給學校專心教學的空間,還真的需要教育部和各縣市政府先好好統合一番了。

(作者曾任台中一中、建國中學校長,前台中市副市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