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好一個天朝中國

◎ 張靜芸

張志軍表示,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是一中一台關係,是「一個國家兩個部分」之間的關係。在台灣即將決定未來領導人與國家走向的關鍵時刻,來自天朝的官員嚴肅做此發言實在不令人意外。叫人驚訝的是在經歷近年來台灣民心的翻騰劇變之後,來自天朝的官員面對台灣社會轉變絲毫不察,還是講著同樣的話,重彈老調!一個國家兩個部分、一個國家兩個區域,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仍舊是想要將台灣鑲嵌在一個中國框架之下,進行兩岸關係的推演與詮釋。

據新台灣國策智庫九月最新民調顯示,八十八%台灣民眾自我認同為台灣人,七十.四%的民眾認為台灣現況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這數字所代表的是多數的台灣民眾是無法接受使用「一個中國」所指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含括台灣主權與國族認同的。更值得玩味的數字是僅有十八.七%的民眾對中國有好感,為何逐年倍增挹注的惠台政策無法籠絡台灣民心,而只見反中情緒日益高升?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罔顧台灣主權獨立的事實,不斷地透過施壓放話威脅,與國民黨勾結加以主導台灣政策走向,更嚴重的是直接略過與台灣政府的溝通協定,單向對台發布政策,M503航路的劃設與卡式台胞證的採用就是最好的實證。

而張志軍今年五月於夏張會時大放厥辭要求金門不應發展博弈事業,否則不惜關閉小三通,這種自以為來自宗主國的特使心態,臧否干預台灣內政,破壞協商平等性與相互尊重的原則,尤其令台灣民眾反感。凡此總總傲慢、片面改變現狀的舉措都無益於兩岸關係的穩定,更談不上增加台灣人對中國的好感度。

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發展的現狀,是目前台灣社會最大共識與期盼,更是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基石。台灣堅守民主自由價值的同時,也需要中國願意正視癥結之所在,認知並尊重台灣為一主權獨立的國家,開啟可以「平等」對話的平台,建立可預期性、可持續性的往來關係,否則中國將永難理解台灣民心之所欲。(作者為新台灣國策智庫助理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