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0.1MB的資安暴力

台胞卡+高速網路+大數據=個資人權是中國內政問題?

◎ 陳博修

小明昨晚偷開老爸的車子出去泡妞,身上沒帶手機,車上也沒有裝GPS,隔天卻被老爸猛K一頓,行蹤全部暴露、被掌控,小明挨了悶棍,莫名其妙,突然想起車上裝有ETC: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說:「卡式台胞證上的晶片只有0.1MB,是一次只能寫入的文件,容量小、且沒有發射與追蹤的能力,就像特徵也沒法存入裡面。」

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加碼說:「卡式台胞證與現今紙版台胞證功能是一樣的。就資安而言,大家不需要過度擔心。」

這才是真正令國人擔心的問題:陸委會既不懂政治,也不懂科技。毛揆是看報紙才知道有問題,陸委會卻是研究很久,仍不知道問題嚴重。

還好科技問題,答案很簡單,問小明就可以了:同樣是被動式、沒有發射與追蹤功能的ETC,行蹤如何能被老爸掌控?

晶片卡電子化後,配合高速網路及大數據分析,只要有點的資料輸入(時間、地點),由點連成線,再擴充到面,編織成時間序列故事,要追蹤特定人士技術上一點都不難。

今天發行的卡式台胞證或許如悠遊卡般,必須近距離才能感應,但不能排除將來變成如ETC卡一般,相當距離、高速行駛仍可以感應輸入。不需要透過昂貴的GPS,作為點資料的輸入裝置,被動式的晶片卡如卡式台胞證,早就是綽綽有餘了。

台灣人持晶片卡已相當普遍,使用極為方便,為何要單獨挑戰卡式台胞證的資安問題?答案很簡單,台灣是法治國家,有個人資料保護法的層層保護,發卡前也經過專家學者公開討論;但中國政府卻擁有絕對的權利,可以國家安全為由,自由地侵犯、運用個資。

尤其這次卡式台胞證的發行,中國不透過協商、也不經過討論,把台灣問題直接中國內政化後,台灣人民的外交保護傘消失了,台灣法律保護傘也沒了,恐怖喔!

行政院長毛治國說,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已正面回應行政院要求澄清卡式台胞證的兩事項,卡式台胞證的資料與紙本完全一致、用途僅限旅行。

這是正確的要求與回應。但既然卡式台胞證的發行,已被中國政府單方面認為是內政問題,不必透過協商,那將來中國就可以單方面隨時直接變更設計(加上ETC或GPS)、擴充用途,或如某些旅行業者所津津樂道的:

「未來一旦卡式台胞證能進入大陸電子認證平台,很多業務刷卡就可辦理。在手機付款與第三方支付蔚為風潮後,有卡式台胞證搭配這些新業務,在大陸生活將會更便利。」

確實夠便利了,但台灣人真願意默默地承受資安、個資被中國政府侵犯?還是現在就應站起來強硬說No!

(作者為資深資訊業者,大學兼任老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