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民意調查? 馬意調查!

◎ 陳文卿

媒體發達,經常出現各種民意調查資訊。除了選舉民調常會被人刻意操作,導致扭曲失真的結果(如洪秀柱高達四十六%的破磚民調)外,其他關於民生、教育等的民調,應無刻意隱藏真相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但是對民調如何解讀就各取所需了。

國發會調查民眾對當前生活品質的看法,有高達七成以上民眾都很滿意家中目前經濟狀況,對此結果馬政府當然十分滿意,但這與大家認知的落差顯然十分大。除了問卷設計可能有誘導性外,我們不便懷疑政府機關所作的民調造假。可是一個負責任的執政者所在意的應該是,不滿意的比例有多少,以及不滿意的原因何在。而非對於所謂高達八成以上的滿意度沾沾自喜。

簡單的說,即使在失業率將近一成的社會,但是絕大多數的就業人口還是有穩定的工作的,所以即使有七成以上民眾滿意目前的工作狀況,其實是基本面而已。更何況這是幾十年來國人勤奮打拚所累積、營造出的社會基本能量。但是執政者的失能或錯誤政策,卻是侵蝕基本能量而造成民怨的原因,即使會走出來抗議的民眾相對於總人口比例僅是少數。北捷發生隨機砍人事件,但民眾不會因此不去搭捷運,也相信公共場所的治安還是相對良好的,否則豈不風聲鶴唳,連出門都不敢了?但隱藏在民眾內心底下那百分之一的不安全感,才是政府應該重視想辦法保障的部分。

此外,國發會的民調是以住宅電話作抽樣訪問,失真的程度更大。很多年輕人、無殼蝸牛,以及離鄉背井、在外打拚且薪資微薄的勞動人口,都靠手機通訊。在外地租屋的人也不會去裝市內電話,而這些卻大多是對經濟狀況明顯不滿意的一群。因此將不滿意者排除在外,當然可以得到一份高滿意度的民調了,這種民調結果與國王的新衣有何兩樣?

(作者從事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