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藤條與轎夫

當王金平拉起洪秀柱的手,三呼「義不容辭」,並為自己言行不檢道歉時,他已完成自己的歷史定位:嘸路用。

 圖為王金平拉起洪秀柱的手,高喊三聲「義不容辭」。(資料照,記者曾韋禎攝)

當洪秀柱以藤條對付學生,在立法院動手武鬥,開口罵街的新底舊底音影俱在,她也完成歷史定位:暴力「秀」。

嘸路用碰到暴力「秀」,更像膽小的初中生碰到暴力訓導主任,只有俯首認錯,乖乖寫悔過書,公開向威權道歉。

也許有人會說,別小看老謀深算,能屈能伸的王金平,當年毛澤東不是忍氣吞聲,向蔣介石高呼委員長「萬歲」,結果是蔣介石落敗「避秦」台灣「一隅」?但這樣比喻太抬舉王金平了。

王金平自稱「藍皮台骨」,但「台骨」如果是這個德性,那是對台灣人的侮辱。台灣人即使不像暴力秀那樣好動手動腳,但也不致窩囊到比不上楊志良,連表都不敢領。

台骨是不見容於國民黨,不受老一代法統派信任的;國民黨的心態和黑箱政治,也不是所謂本土派黨員所能信賴的。但這次所謂初選機制,好歹可以比較透明的競爭,逼國民黨改革,王金平卻選擇或被迫棄權。

如果是因為自己被馬英九抓到把柄,被迫棄權以保他或他朋友的既得利益,那他應該是閉嘴認了;坐七望八,轎夫已當了一輩子,何苦虛張聲勢?

但如果只是馬英九和他的鐵桿深藍排斥他,他應該挺身一戰,訴諸民調公決。他不敢選擇如此,又心有未甘,只凸顯他的嘸路用。

灰頭土臉的王金平,只保住最後一絲尊嚴,拒絕在藤條下當轎夫頭,但從義不容辭願接受徵召,到馬家紅磚出線,被徵召去喊「團結了」,為大選輔選三呼「義不容辭」,所謂本土派還有什麼老臉面對選民?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