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畢業門檻有夠低了

◎ 呂文欽

憲法一五八條、國民教育法第一條、教育基本法第二條之精神與國民教育之目的,是在培養有基本知能與均衡發展之國民,然而現行的國中畢業資格,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三領域及格,再加上一學科領域及格,事實上已經違背「均衡發展」之宗旨了,然而,更令人遺憾的是,包括中小學校長協會與部分民意代表,是慈悲抑或是討好,竟然還公開呼籲降低畢業門檻,試問,我們推動多年的教育改革,矯枉過正的結果,是要偏廢智育嗎?再者,民主素養、法治觀念……等等,皆須透過學科課程進行陶冶與養成,難道國中學生只要學習上述三個領域並且及格,即表示具備上述的能力,並能夠據以思考、判斷與創造嗎?

  國中學生。(資料照,記者陳祐誠攝)

依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之規定,評量分為平時與定時評量二種,簡言之,平時成績與定期評量各占一半,而平時成績還包含作業與小考等,事實上學期成績要達到六十分之門檻並非難事;然而,大概除了老師們私下的感嘆之外,鮮少有人去檢討這些不及格者在學習態度上的消極不作為(非指學習能力較落後者)與差勁的學習習慣,其實會讓自己連畢業資格都達不到的學生,有多少是放學回家之後就沉溺於手機、平板,隔天到校作業不交、小考沒有準備而考零分,上課昏沉發呆睡覺,清醒時聊天說話干擾鄰座同學,這些行為有的父母放任或者不知如何有效管教,也有連父母都管不動者,難道,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嗎?

在批評畢業門檻偏高時,請仔細想想,教育的品質攸關國民素質與國家競爭力,您們的慈悲還真的是慈悲嗎?

(作者為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