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季麟連是國民黨「黨軍」教育下的「成功典範」!/「黃埔百年」是「軍隊國家化」的一部反面教材!!

◎黃澎孝/前國大代表

台灣自1991年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止「戒嚴令」開始擺脫國民黨的「黨國體制」,逐步實現「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迄今已二三十年了,但是,國民黨內還有一堆所謂的「老同志」們,仍難走出「黨國」和「黨軍」的迷夢,不知「今夕為何夕」!?

季麟連不知今夕何夕?

日前,國民黨前「黃復興黨部主委」,現任「退伍軍人會」主委季麟連上將的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行,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證。面對即將到來的所謂「黃埔百年」校慶,季麟連高調放言:「黃埔對中華民國軍人而言,就如同回教徒心中的麥加,軍人的聖地」。他五年前就與黃埔校友會約好,「黃埔百年」要去廣東黃埔軍校。「目的是要凸顯黃埔百年精神的重要性。」面對季麟連這番令人驚掉下巴的高論,我身為一個也被歸類為「黃埔子弟」的政戰學校畢業生,卻完全能夠理解季麟連這番言論的思想認知根源。

簡單的說吧!

季麟連就是我們這批在民國五、六十年代,在黨國不分的國民黨「黨國體制」下,軍校生所受「黨軍」思想教育最「成功」的典範!但是,來到民國113年的今天,季麟連就成了一員落伍失路的過氣武夫!!

季麟連就是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黨國不分的國民黨「黨國體制」下,軍校生受「黨軍」思想教育最「成功」的典範!但來到民國113年的今天,季就成了一員落伍失路的過氣武夫!(報社合成/資料照、維基共享)

國民黨史觀誤導幾代軍校生!?

我們當年的軍校政治教育,首先就在我們清純的赤子之心中,建立一套「國民黨史觀」,把「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和簡稱「國軍」的「國民革命軍」,綁成了「三位一體」的神話,朔造出「民族救星」蔣介石至尊無上的領袖地位。蔣既是中華民國唯一的「教主」,那麼他當年練兵起家的「黃埔」,當然就堪比「麥加」之於伊斯蘭教主穆罕默德了。

但是,在我們當年的政治教材上,國民黨卻沒告訴我們,這個讓我們視為「麥加」的黃埔軍校,它的全名竟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它根本不屬於當年的中華民國,而是把軍隊黨派化的濫觴⋯⋯。

國民黨忽悠我們這群天真的「青青子衿」說,蔣公就是靠著黃埔「五百支步槍」東征、北伐,一統中華民國天下的。但是,一旦出現像我這樣充滿好奇,又不肯乖乖聽話「信教」的「黃埔子弟」,就會從一些當年的「禁書」,以及後來陸續解密的史料中,發現神聖黃埔另一個充滿爭議的政治面貌。

中華民國史觀下的大哉問!?

事實上,如果站在「中華民國史觀」,我們不禁要質疑:

1. 民國13年的國民黨和孫中山,在「中華民國」體制內,到底有何資格能夠私辦「黨軍官校」?

2. 孫中山一介書生,國民黨更是依附在兩廣軍閥之下,民國十一年陳炯明發起的「六一六政變」就把孫中山打到了上海,哪來的底氣?能夠在兩年後的6月16日在廣州黃埔建立起一所「軍官學校」呢?

3. 孫中山兵敗避居上海時,怎麼會和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越飛(Adolf Abramovich Joffe)溝聯上的?這位蘇聯的外交部副部長怎麼會和落難上海的孫中山商談中俄兩黨合作問題後,於民國十二年1月16日共同發布《孫文越飛宣言》呢?

4. 從時間的軌跡上觀察:

民國11年6月16日陳炯明兵變

民國12年1月16日《孫越宣言》

民國13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創校⋯⋯。

以上這一連串的事件,會是歷史的偶然嗎?

圖為民國13年6月16日,孫中山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維基共享)

國民黨從「聯俄容共」到「反共抗俄」的黑歷史

民國四、五、六十年代的台灣,正是「反共抗俄」高唱入雲的年代,國民黨怎麼敢告訴我們這些軍校生,當年的「黃埔軍校」根本就是一所由俄共出錢、出人、出槍,大力扶植下,所建立的一所俄式軍校。

換言之,「黃埔軍校」是俄共回報國民黨「聯俄容共」的大禮。好讓剛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有一個寄生、茁壯甚至培養中共軍事幹部的訓練基地。

以致於後來在中共的「開國十大元帥」之中,不但有黃埔教官出身的葉劍英、聶榮臻,陳毅,還有黃埔一期畢業的徐向前,四期畢業的林彪等5名元帥。

此外,黃埔還培養出3名共軍「開國大將」、8名「開國上將」、9名「開國中將」和12名「開國少將」。這也就是中共為何也要爭奪「黃埔百年」話語權的根源所在!因為,「黃埔」不僅是國民黨黨軍的「麥加」,對於國共兩黨而言,「黃埔」更像是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共同的聖城耶路撒冷⋯⋯。

事實上,正因為當年國民黨難以說明起初為何會走上「聯俄容共」的道路?然後如今又為何一百八十度反轉要「反共抗俄」的這段「黑歷史」,因此,季麟連和我們當年讀軍校時,國民黨不但不告訴我們真相,甚至於還把所有有關這段歷史的書籍,全部都列入「禁書」之列。

我比季麟連幸運的是,民國68年至70年就讀「心廬」研究所時,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國防部的「特種資料室」飽覽「禁書」,讓我有機會參破「黃埔」歷史神話⋯⋯。

我比季麟連幸運的是,民國68年至70年就讀「心廬」研究所時,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國防部的「特種資料室」飽覽「禁書」,讓我有機會參破「黃埔」歷史神話⋯⋯。(圖擷自臉書)

國共兩黨「軍隊國家化」的黑歷史

國共兩黨更不願提起的另一段「黑歷史」,那就是抗戰結束後,各自擁軍自重的國共兩黨,在美國馬歇爾將軍的調停下,曾在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的8月29日至10月10日 舉行一場著名的「重慶談判」。國共雙方並在10月10日共同發表了所謂的《雙十協定》,兩黨承諾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做為其後舉行「政治協商會議」,研修「中華民國憲法」時的基礎共識。

因此,在1946年制訂的《中華民國憲法》其中第一百三十八條才會有明確規定:軍隊應國家化的條文:「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效忠國家,愛護人民。」以及憲法第一百三十九條規定「任何黨派及個人不得以武裝力量為政爭之工具。」。

當時國民黨為了爭取「美援」,迎合美方要求,國民黨一度取消了國軍中的黨務組織,並在民國三十五年的元旦,將在成都的「中央軍校」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也辭去二十幾年不替的「黃埔校長」,改由抗日名將關麟徵將軍為「第二任」校長。

讓「黃埔百年」回歸黨軍歷史。讓陸軍官校回歸國家正道

事實上,如今仍高懸在鳳山軍校已七十幾年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招牌,意味著這是一所依據憲法「軍隊國家化」規定下,屬於中華民國政府的軍事學校,當然應與屬於國民黨的「黃埔軍校」要有一個徹底的切割。

至於「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的校慶,也應該從民國三十五年的元旦起算,至今年元旦僅只七十八週年。根本不應該和「黃埔百年」混搭,而讓「國共合作」的歷史陰影和國民黨「黨軍」的幽靈持續干擾軍校學生的認知。

總而言之:民國三十五元旦,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軍隊國家化規定,正名改制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和民國十三年國民黨依靠蘇聯建立的「黃埔軍校」應該是完全不同性質和任務的軍校。

尤其,在台灣已徹底實現「政治民主化」與「軍隊國家化」的今天來看,「黃埔百年」根本就是中華民國「軍隊國家化」的反面教材。國民黨固然應該要徹底放手,並幫助那些像季麟連這般曾受國民黨黨軍教育誤導的軍校同學們,直面黃埔百年真相,讓「黃埔」回歸黨軍歷史。讓軍校回歸國家正道吧!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黃澎孝臉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