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教育部長懂不懂教育?

◎ 牛明

教育部應該是近期最具新聞性的部會。除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教育部的課綱微調違法,教育部長死不認錯,忙於粉飾外,教育部也提出砍博士生十五%名額以減少流浪博士、提出最高四百卅萬元的獎學金以改善研用落差與提升博士品質、提案合併研究所入學的甄試與考試、罰代寫論文業者六十萬元,再次攻占新聞版面。課綱微調已諸多討論,近日的生額、獎學金、入學考試等事項,更見教育部閉門造車、進退失據的窘相。

教育部昨日提出刪減博士生額,減少流浪博士問題,今日新聞即報導「工程領域博士少,聯發科台積電搶用」,教育部政策當場遭產業界打臉。教育與人力問題的核心,在學用落差。學用落差不只在解決學科專長與就業需求落差,也同時要解決學歷與學力之落差。研究能力與業界需求之落差,可藉由產學合作、業者投資、課程規劃等方式解決,高額獎學金並不是解決學用落差之保證,甚至只是讓學界更安逸於經費大傘之保護,更缺乏與業者合作之動機。

除課程外,入學門檻、畢業門檻也是教育部應嚴加監督事項。學歷與學力之落差,早已是台灣高等教育被人詬病的沉痾。此問題在於論文抄襲不斷,指導老師、口試委員不把論文當一回事,學生自然敢抄抄剪剪,甚至請人代打。教育部罰代寫論文業者六十萬元,是正確的第一步,但也僅是解決學歷與學力落差的第一步。教育部更應嚴格監督各校論文口試,要求指導教授與口試委員善盡職責,學生自不敢造次。令人擔心的是,教育部就只罰這一次,缺乏後續監督作為,如同明文規定指導教授負學生論文抄襲的責任,卻不敢執行,要求各校審查學術倫理,卻未監督各校審查之機制與結果,任令抄襲問題層出不窮。

教育部如能善盡其對各大學院校的行政監督權責,嚴格檢視入學條件、學習成果、論文審查,不須將手伸入生額、獎學金、入學甄選制度,即能有效解決學(研)用落差。只是行政善盡責任,有功,卻負擔在己;發錢做事、刪減生額,無果,且負擔在人民。教育部便宜行事,無視馬總統「國際人才競爭,是國安級的挑戰」的呼籲。馬總統如果知道教育部長是這樣執行高階研發人力培育計畫,您真的不擔心國安禁不起挑戰嗎?

(作者為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