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鎮榮
這幾年來中國觀光客幾乎占據了台灣的觀光風景區,像北部的野柳、故宮、一○一、士林官邸,南部的墾丁、西子灣、義大世界,東部太魯閣、中部的阿里山、日月潭等,這些中國觀光客所到之處,塞車、喧嘩、擁擠、垃圾等成了觀光或風景區的常態現象,而台灣人如果週末假日出遊這些地方,倒變成了無法從容遊玩的少數可憐觀光客。
有一回聽到阿里山茶農說這幾年來,並沒有外傳的都買不到台灣茶葉,風景區的茶葉賣得好與他們無關,因為中國觀光客都是到「特定商家」買茶葉,而特定商家壟斷了茶葉生意。還有賣鳳梨酥的餅店也有如此說法,因為知名的鳳梨酥廠商都已成了中資,一車一車的中國觀光客買的是中資的「鳳梨酥」,而本地的「鳳梨酥」餅店也分不了一杯羹。
更有台灣導遊說週末、假日觀光風景區的飯店早已被中資「旅行社」訂光了,台灣人只能搶剩下的出遊時間才有飯店住,甚至於房價也因此居高不下,試問台灣人自己旅遊品質變壞了是何以致之?
當總統馬英九就職七週年演說,特別強調中國來台旅客人次持續增加,是他的重要政績;但是這幾年來,除了將台灣變成了中國觀光客的「後花園」之外,風景區的商機多了嗎?生意繁榮了嗎?台灣人民獲益了嗎?生活富裕了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不就是直接打馬英九的臉了嗎?
當中國觀光客在台灣如果都是以「一條龍」的方式消費,最終除了馬英九自豪的所謂促進「兩岸交流」之外,也實在想不出對台灣有何好處可言?
(作者為中小企業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