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誰在乎天水人的眼淚?

■ 曾韋禎

捷運松山線已於上週動工,在原定工程尚未規劃的天水路站,正在交通部等待核定中。隱藏在其後的,卻是更嚴重的社會公義問題。

天水路路寬僅十六公尺,要興建捷運站,勢必拆遷大量民宅作為站體之用。為此,捷運局計畫拆除附近二百多戶民宅,為了遷就產權複雜的大樓、新建築部分,拆遷區的規劃益加顯得畸形,換句話說,捷運局的拆遷對象幾乎都是較無力的老舊住宅戶。

然而,該區已有都市更新用地,早辦妥拆遷事宜,為何捷運局不利用此地設站?況且,天水路路幅不寬,交通量也不大,有必要雙邊設站,擴大拆遷範圍嗎?最大受益者無非是建商,大大方方地拿捷運站作為推案號召。光出口C對面,已有三宗建案。「天水錄」就是去年為建商所連夜拆除的蔣渭水台灣民眾黨舊址。「天水華亭」更因天水路站的設立,以遠高於該地段的行情(每坪超過五十萬)熱銷九成。

只為實現軸線翻轉的空頭支票,興建一座不太需要的捷運站,且因此讓二百餘戶居民痛失家園,獨厚建商。這就是一種涼薄!(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