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賑災 要考慮在地需求

◎ 林靜儀

尼泊爾遭遇強震災害,通常災後當地會需要藥品,還有食物、飲水等,不過還是請考慮幾個很實際的問題,這是我們以前在做國際醫療援助時的經驗和發現。

 尼泊爾遭遇強震災害。(美聯社資料照)

台灣的藥品衛材,許多的標示是採用中文標示,這會讓尼泊爾受捐贈的單位,不知道怎麼用這個藥品;舉例來說,如果藥品標示是中文「普拿疼」,而沒有在藥品資訊上標示Panadol這個國際普遍知道的商品名,或者標示Acetaminophen學名,那即使送去幾萬顆這種止痛藥,當地或是國際援助的醫療人員也無法使用,反而造成浪費。

另外,藥品衛材普遍都會標示expiry date到期日,但是台灣多數藥品衛材習慣使用民國年標示,所以可能在藥品衛材上到期日會寫成:105.2.28,我們在台灣會解讀這個是明年2月到期,可是國際上使用的是西元年,105對於尼泊爾人、或是其他國家要去幫忙的醫療人員來說,是一個奇怪的數字!除了台灣的人之外,世界上沒有人知道105是代表何時?據我所知,我們捐贈給友邦國家的藥品衛材,就曾因為這個原因,讓受贈國的醫療人員不敢使用,整批都堆在倉庫裡。食品的過期標示也是一樣,有時候還怕被人誤會以為我們贈送的是已經過期的東西。

如果要送食物,建議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乾糧,尼泊爾某些地區的飲水衛生有疑慮,瓶裝水可以同時保障災民免於腸胃道感染疾病的危險。這些,是我們一心要幫忙的時候,必須同時考慮的。

(作者為台灣健康服務協會理事、民進黨婦女發展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