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殖民現代性光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以被殖民喻示:「接觸文明越久,文明化程度越深」,經美國《外交雜誌》以「殖民時間越長就越進步」報導,引發一些批評。顯見,「殖民」這個日本喜愛用「植民」表述的語字,在被殖民者心目中的負面化。「華人社會因被殖民而進步」也刺痛中國文化沙文主義症候群的神經。

確實,殖民是好幾個世紀、歐洲帝國藉其國力向世界開疆闢土掠奪的強權歷史。這是國家之惡,任何帝國化的國家都留下這樣的歷史。歷代中國的強盛時代,不就如此?帝國日本的時代,步歐洲列強之後,對其他國家的進占也留下劣蹟。殖民與反殖民論述留下許多對歷史檢討的見解,既是傷痕印記,也是歷史形跡。

柯市長的意思會被曲解,有簡化之意。這是帝國、列強自以為是的心態,存在於殖民者本位主義,應更深刻思考。但近現代世界之改變,留有殖民傷痕,卻是事實。將殖民傷痕轉化為自我癒合,進步的勳章,在獨立為新興國家之後,發展出進步社會,才是被殖民過民族與國度自重之道。

柯市長提到新加坡、香港與台灣。這三者:新加坡是一個國家;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台灣應該是一個國家又不是一個國家─糾葛在國共中國的羅網之中。

新加坡是華人為主加上部份馬來人和印度人組成的國家。從古中國移民馬來西亞,被英國殖民後,從馬來西亞獨立,並非從中國脫出。李光耀的法性格帶領新加坡成為一個以工商經貿為重的城市國家,但民主化評比並不高。

香港是大清帝國時期租借給英國,在國共中國糾葛中,發展出通商貿易的繁榮景象。和新加坡一樣,也因殖民者行政、法治良好條件下,與中國有高度反差。可惜,沒有獨立成為一個國家,無法發展出自己的後殖民國家樣貌。

台灣是大清帝國戰敗割讓,被日本殖民五十年,卻未在脫離被殖民後獨立,又被迷惘中的祖國:國民黨中國,以類殖民據占統治的不正常國家,仍然在尋求自我重建的政治過程中。如果一九四五年,台灣獨立為自己的國家,法秩序文明性會優於新加坡和香港。被期待也被傷害的台灣,在「國家」的視野應該優於新加坡、香港。柯市長品評文明條件,看出來僅僅是法秩序的一面,局限於工具論,但也有值得台灣反思的地方。(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