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中寧
特首梁振英點名批評港大的學生刊物「學苑」。大人打小孩的舉動引發議論。事件起因為學苑去年推出的「香港民族命運自決」專題(後增編成香港民族論一書),將香港視為「想像共同體」,並主張本土意識是港人抗爭的唯一出路。其論述讓人聯想起戒嚴年代下台灣本土意識的萌芽。
顯然,學苑引起了港府的緊張,但特首點名批判的作法卻弄巧成拙。在梁振英「宣傳」下,香港民族論被搶購一空。此舉雖然失敗,但是港府或者說北京強化打壓、收緊管控的意圖十分明顯。相關事件更不只學苑一樁。雨傘運動雖已撤出街頭,但先有十四歲女孩在政府總部塗鴉被捕、學聯成員疑似被列入境管黑名單、黃之鋒等學生領袖可能遭起訴。香港蘋果日報除遭受駭客攻擊外更與黎智英住家同遭燃燒彈襲擊。無論是來自官方或是黑勢力,各種清算早已展開。這些打壓甚至不僅止於主要的抗爭者,也不僅止於香港。德國記者安可馨的中國籍助手張淼因為採訪佔中遭受逮捕已經超過十二週,當局逼迫張淼承認自己是煽動雨傘運動的境外勢力間諜。此外,仍有多名中國民眾因聲援佔中被逮捕當中。
這些事件片斷出現於台灣媒體,但遠不如佔中初起時引起社會關注。雖然不是使用催淚彈,與佔中相關的人士持續遭受維穩機器的打壓。來自台灣的聲援和關注必須持續;為了民主,也為了我們共同期待的命運自主。(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