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企業獲利性 勞工價值性

◎ 黃維慶

廿二K所反映的是經濟問題、是文化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對企業來說,由於「新進人員低起薪」或「減少勞工僱用」相對於「全面薪資調降」較具彈性。因此當景氣不好時,職場新鮮人便往往成為被犧牲的對象。

低起薪所影響的不只是「青年就業所得」問題,同樣也衝擊到「勞工轉職機會」。即使勞工目前所從事的工作並非其興趣或專長,但因轉職又面臨到低薪的窘境,只好選擇在原崗位上繼續安於既得利益,無形中降低了社會人才的流動性。

對此問題,筆者認為,政府實應考量將本國勞工與外國勞工薪資脫鉤,並調高本國勞工最低工資以及管制外國勞工輸入。一方面是解目前廿二K的燃眉之急,另方面也不失為經濟轉型的觸媒。

勞工事項是自由貿易談判中的眾多項目之一,並不足以做為阻卻談判的事由。況且依照憲法精神,政府本該優先保障我國人民工作權益。而台灣經濟陷入停滯,事實上也與政府的保護主義過重有關,政府反而該充分信任台灣企業的彈性與生命力。企業為了因應勞工成本增加,必然會要求勞工回報率提升,並加快內部的體質改造和人才流動。這都有助於其創新轉型與國際競爭力。對於中小企業,政府當然可適度採取稅務補貼或獎勵來緩和衝擊。

加重企業勞工成本負擔,政府的產業轉型政策才會更有力道。因此,政府應同時搭配更具體的產業升級與轉型措施,利用「胡蘿蔔加棒子」兩手策略,將台灣目前勞動密集、代工、低毛利的產業特性,轉往產品與服務創新、品牌投資等高附加價值的方向發展,以提升企業獲利性與勞工價值性。並透過教育和規範,推動並落實企業「薪酬委員會」的機制,讓員工有機會參與退休金、薪酬調整與利潤分享內容。藉由公開透明方式,減少資深資淺或階級間的報酬矛盾,以深化雇主與勞工間的了解互信,最終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共生文化。

(作者從事創投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